顯示具有 學員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學員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創作與瑜珈的沉思_怡惠

創作與瑜珈的沉思

作者  怡惠

剛剛和朋友對話後正好讓我想起老師上課提到的 “ 創世 ” ,馬上來記錄一下。

朋友很喜歡我以前大學時期的畫圖風格,我正完成一張工作的圖就丟給她看,朋友說認不出我的風格,又丟了一張,還是說認不出,她說以前個人風格比較強烈,現在是工作為了成全別人的風格。

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靜默練習的心得_怡芬


靜默練習的心得

作者 怡芬

不知不覺,接受喜馬拉雅瑜珈傳承的啟引,感受上師的恩典已滿兩年了。我必須先誠實的自省,這兩年來並未做到每天應定時靜坐、持咒修行的功課,老師及上師總提醒我們每天只要花23分鐘靜坐靜心就好,聽起來很容易吧?但總是因為日常生活大小事交織,以及怠惰、貪玩、貪睡等心性,時常錯過靜坐的時間。雖然平時上下班通勤時、日常生活中也時常在心中持咒,不過空出一段完整的靜坐時間並不規律。因此十分期待透過靜默營的帶領,屏除大部分外在干擾,加強我日常練習的決心。

此次二度參加靜默營與去年感受有所不同的是,我已經有過幾次短暫的靜默經驗,也較熟悉每日課程與作息的安排,明白如何利用時間自我練習。因此,到處欣賞風景的新鮮感與好奇心不在,更容易把心安住,向內收攝。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瑜珈練習與習性轉化_怡蘋



瑜珈練習與習性轉化

作者 怡蘋


2019.1.5練習瑜珈剛好滿一年半

自從上了瑜珈課,我常常在日常生活的某些作為時,心中突然浮出瑜珈老師總是反覆說到的一些提醒,多年以來的部分習性,竟然就這樣慢慢磨除了。

1.「放鬆你的眉頭也放鬆你的心頭

從小我連看書都會不自覺皺眉,害我眉心有深深的皺痕,自從這句話時常自動冒出來,眉心的皺痕漸漸就弭平變淡了。

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從動到靜的自我探索_奕婷

從動到靜的自我探索

作者 奕婷 

    仍清楚記得學習瑜珈的第一堂課,2018/07,步入教室後看見大家全趴著,我也趕緊加入,後來才知道這是鱷魚休息式,是練習橫膈膜呼吸法非常棒的方式,一開始面對陌生的一切時,心底不免緊張又興奮,為什麼想學習瑜珈?其實一開始也沒想太多,只因純粹想開啟不同的生活。



       一周兩次的練習,真的開啟了我的新生活,從呼吸、體位法、大休息至最後的坐姿靜坐,聽見老師分享瑜珈的書籍後,好奇粒子升起,閱讀了許多Swami Rama 及 Swami  Veda 的書籍,記得當時閱讀的第一本書是拙火瑜珈,接著陸續一本接著一本,鼻尖上的覺知、冥想、夜行的鳥、心靈瑜珈、調息、瑜珈經等,好似停不住似的想多了解些什麼?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我的瑜珈學習心得_宗榮

我的瑜珈學習心得

分享者 宗榮

在書店看到鼻尖上的覺知,裡面有一句話控制呼吸就可以控制生命覺得很有趣,讀的時候發現這是一本講如何修行的書,因此對瑜珈產生興趣,想要體驗看看,在網路上找發現天空瑜珈的寫的跟書上很像,剛好有體驗課程就報名參加了。

上課練習時會從關節腺體開始,動作都是配合呼吸連續不斷,老師也會提醒要覺知自己的動作,讓自己控制而不是隨便擺動。動作到定位後,老師會說把身體不需用力的地方放掉,所以慢慢學會平常也會注意身體是否有地方會不自覺緊繃,然後放鬆。在做完體位法之間的放鬆和最後的大休息,感覺身體很放鬆,也讓我把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放掉了。瑜珈是需要練習才會有成果的,練習到現在發現,我離書上寫的境界還很遠,還需要再繼續努力。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天空瑜珈的心得_分享者紀夏

天空瑜珈的心得

─分享者紀夏


幾年前,我曾經興致勃勃地走進某瑜珈教室,但那次的經驗是,老師的課都還沒上完,我就因為種種身體不適反應而退到角落休息,不舒服到我離開前,還要求櫃台把剛才付清的學費退給我。自此後,任誰跟我說瑜珈的好,我都聽不進也不願信。

因此,進入天空瑜珈,是在這個事件後的多年了。對我來說,這次的嘗試既像冒險又像是一種重新對自我與身體信任的過程。感謝朋友沒有被我一次又一次的低迷興致所影響,她發自內心地邀請我能有所體驗。我也感謝自己開啟了這趟身體覺知之旅,實現了我心中所想的心靈與身體的靠近。

《滿月靜心》活動是我最初進入天空瑜珈中心的入口,在那個寧靜片刻,瞥見內在裡的生命與力量。就在那靜默的月夜中,我身受的不只有月光,還有老師靜好柔韌的能量,於是我覺得自己走進的不是一間教室,而是她的神聖心靈空間。

幾次滿月靜心後,我才鼓起了勇氣報名瑜珈體驗課程。雖然身體是每日靈魂的居所,但要安頓它,對我來說如同一趟又一趟費力的遠行。我的不安是明顯的阻力,但信任終究掙取到出發的機會。老師發散的自在、溫柔並沉穩地引導,不時提醒學員們對身體的觀察與愛護,讓我輕易越過了焦躁。那個晚上,頭腦裡沒有抗爭,身體只有享受。那份感動直到離開教室仍持續迴盪。

雖然當晚我沒有立即報名,那個冷靜反映出我對自己的遲疑與當下的困難。然而,這個想法經常會被思緒給翻攪上來,直到它成為一種渴望。直到今年八月底,我才歸於教室裡的一塊瑜珈墊上。每週一次、就在星期六早晨的瑜珈,意外地成了我一週開始的座標。當人能夠回到自己的身體後,即使只是一小段的時間,生活亦會開始有些改變與擴展。這回更深刻地去感受與經驗,老師對身體的瞭解與動作的掌握,適時且細膩提出對於姿勢與狀態的各種提醒,而這其中最重要的精義是呼吸與覺察,跟隨自己的速度、觀照自己的需求,然後完成一遍又一遍照顧自己、關愛自己的心意與行動。當人能夠專注在自己時,一股平靜與安適會升起;最後,老師總以珍惜與感恩的話語道別,祝福每位學員能將所受到的愛傳遞給這個世界。

我其實無法仔細地分別,究竟是瑜珈讓我滿足,還是老師的指導、修行與分享讓我豐富。實際上,我從未設想幾堂瑜珈能讓我期待自己身體的可能性。因為,從小到大,沒有運動習慣又根本不愛運動的我,早已認定自己就是個硬筋硬骨的人。於是,當我親嚐了自己的柔軟與自在時,我得到了一個跟自己身體和解的真實機會。當身體得到她期待以久的支持時,也給了我真切又直接地舒坦,這是我最大且最滿意的收穫。

在追尋自我的路上,我很開心能夠遇見老師與夥伴,這份相遇是緣份的交集。我才剛開始領略認識老師與接觸瑜珈的意義,也清楚每次的分離只是為了一句充滿祝福的再見。而我相信,當我們再次見面時,就會有更多的光與愛,在我們之間以及在我們所及之處。

無論什麼時刻,都是最好的時刻。因此,這篇心得也是我對自己的承諾,無論我是否持續、中斷,我仍能再度地回到那個有上師、有老師、有瑜珈、有我的身體與覺知的地方。謝謝來到我面前引領我與照顧我的靈魂,而讓我有能力去愛、去服務這個世界的人。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瑜珈對我發生的改變_分享者羚蘭

瑜珈對我發生的改變

羚蘭


其實應該這麼說:在很多年以前,當我還是個五專大學生時,對人生充滿好奇、興奮和疑問,總覺得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到底要的是什麼,然後慢慢接觸某類相關的書籍,老實說書本內容早已遺忘,但透過閱讀我找到內心的一股平靜、安穩、強大的能量

又不知什麼原因就是想上瑜珈課,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終於找到比較接近我想要的瑜珈課程與老師,我喜歡上課時靜在當下與動在當下的感覺,聆聽身體告訴我的話,尊重我的身體,尤其是大休息時,有時感覺我好像個活死人一樣,飄浮在半空中,周遭一切聲音聽的很清楚,但同時又很清楚我在幹嘛!哈哈!可能形容得不夠明瞭。

結論是瑜珈給予我內心和諧安穩的感覺,提醒我往內看,收攝感官!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瑜珈幫我找到放鬆的呼吸_分享者家蓁

瑜珈幫我找到放鬆的呼吸

分享者家蓁

我原本有心臟的問題,因為我原來是胸式呼吸法,生活的壓力常讓我有喘不過氣以及心壓很重的感覺,感謝緣分的牽引,來到喜瑪拉雅天空瑜珈學習瑜珈,上了老師的呼吸法工作坊,以及每堂課提前來教室練習呼吸,我慢慢學會調整自己的呼吸,也慢慢享受呼吸順暢時的輕鬆感覺,老師清楚對呼吸解剖以及細微的呼吸方法練習,讓我了解並且實際應用橫膈膜呼吸的重要性和益處,我現在只要遇到情緒或者壓力的問題,都會提醒自己,要把關注放在橫膈膜,覺知一直放在呼吸上,很快我就能夠把呼吸調順,心臟負荷的感受就自動慢慢減輕。

平時都把時間給了家人和工作,來到教室才真正慢慢認識我自己內在的力量,我非常珍惜每周固定來教室與我自己獨處並且放鬆的時間,也希望慢慢更加靠近自己的內在神性。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我的瑜珈學習心得_分享者火星人‧阿姆斯基鎖壹得

我的瑜珈學習心得
分享者火星人‧阿姆斯基鎖壹得

還記得2009的希臘電影《非普通教慾》,距離第一次觀影已兩三年,然而這部影片塑造出的荒誕氛圍依舊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影片描寫了一個以父為神的專制家庭,欲藉由外力維持家庭結構,卻因為這不可控制的外力而改變的過程,同時,這樣的劇情結構不僅批判了鞏固資本主義的小家庭,也反映出這個父權社會是如何運用藏匿利益當權者的重要資訊和重複不斷的洗腦過程操弄著無知的人民。在影片的最後,家中好奇心最旺盛的長女,因承受不住嚴厲且荒謬的家規逃出家裡,生死未卜,前途迷茫。

當虎牙掉落的時候便是能離家的時候,爸爸這樣告訴他的兒女們。但他沒說,失去虎牙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被譬喻成狗的小孩,失去了虎牙,也等於是失去了一些保護自己的能力。小孩若想要行走自己的路,前往自己決定的方向勢必需要犧牲某些固有的東西。

瑜珈,是我在這樣的境況下認識的運動,只說它是運動太過膚淺,我想我應該說,它是我在這樣的境況下的精神依託與憑藉。相較於其他的運動,瑜珈強調以個人為中心,尊重差異,不追求完美的外在形相是我傾心的主要原因,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瑜珈只是擺擺姿勢的運動,很簡單,根本沒有什麼做的必要,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瑜珈。

確實,入門瑜珈只需要練習者靜靜地遵循著導引者的指示,虔誠地用身心感受黑暗中的靜謐,但這樣沒有技術標準要求的背後需要的是平靜的心--一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心。

在接觸瑜珈之前,我嘗試過許多球類運動,可惜的是沒有任何一項能讓我在練習之前感到平靜,練習之後獲得放鬆而不疲累。我認為不管是哪一種運動,只練身不練心不可能讓練習者在其中開心,在其中體會當下的喜悅,並與表現得更好的人切磋。羽球曾經是我們家的家庭運動,但我不曾自動自發地增進打球技巧,為求在比賽中進入更高層級的領域,就是因為我感到在其中練心無比困難。

運動時若抱持著想展現給別人看的想法,不僅無法使身心放鬆,長期下來必然會給身心帶來極大的負擔。對於這樣的想法我有深刻的體會,長期在一項讓我備感壓力的運動中流連,讓我迷失了自己。能讓我同時練身又練心的運動是我的嚮往,經過幾年的省思,我得出練心的訣竅在於接受當下的自己,覺察自我的需要,而瑜珈的練習範疇極注重這些。

我很慶幸能夠認識瑜珈,因為我知道它真的適合我,也很感謝它教會我如何活在當下,在一吸一吐之間感受平靜,逐步敞開心胸試著了解自己的身體並與之互動。我們的身體是我們與這個世界交流的先決條件,若是能懂得如何善待自己的身體,也將是我們能懂得如何善待這個世界的契機。

天空瑜珈部落格上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小班教學和整體函授瑜珈的概念(包含教導梵唱,舉辦讀書會、滿月靜坐等等)讓我直接忽略了去其他瑜珈教室體驗的念頭,當天體驗之後就簽了以季為期的契約。這是因為,我感受得到Sujata老師在瑜珈上的用心,而我相信一個用心的老師絕對值得學生追隨。或許這年代還是有人會有著網路上的資訊不可信的迷思,但我認為取信與否在於收訊者的判斷力。

我不清楚每個人是否都有其適合的運動,但我很肯定瑜珈一定會適合每一個人,因為除了單純的運動之外,瑜珈還能幫助一個人了解自己。以我目前對瑜珈的理解,瑜珈教導我如何用自己愛自己,而如果一個人懂得愛自己,他也就能感受到愛,並把內心的平靜擴展至其週遭,讓他人也感受到愛。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我的瑜珈學習心得_分享者怡芬

我的瑜珈學習心得

分享者:怡芬

第一次進到天空瑜珈的教室,看到同學們一個一個呈鱷魚休息式(上了幾堂課後,才知道這是一種休息式)趴著在瑜珈墊上調息呼吸,我心想著:「我什麼姿勢都還不會,趴著感覺很容易。」就隨意找塊墊子就趴了下來,裝個樣子。但趴著呼吸總覺得不太舒服,然後Sujata老師很快就來幫我調整到正確姿勢,呼吸總算順暢多了,身體也逐漸放鬆下來。我馬上明顯感覺到,僅僅是一個微小動作的改變,就會影響呼吸,進而影響肌肉,延伸到全身的感覺。天空瑜珈的每一堂課都從鱷魚式調息呼吸開始,讓我們把浮動的心定下來,紛飛的思緒也慢慢沉澱,讓意念專注於呼吸,專注於當下。然後再開始活化腺體與關節,及其他體位法的練習。

第一次上課時,很擔心瑜珈姿勢很困難,無法做好等等,但很快就發現是我多慮了。Sujata老師說:「不用去在意別人的動作如何,用你內在的眼睛去覺察自己的身體,盡己所能做到那一天可以到達的位置,就是最好的姿勢。瑜珈沒有所謂完美的姿勢,外在的身只是瑜珈修練的一環,而且修練是永無止盡的。」於是,我把每一次的練習都視為是自己跟自己對話的過程,感知自己的身體。Sujata帶領我們做的體位大都是基本動作,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停留的時間較長,也較深入,做起來並不容易。要持續穩定地呼吸,覺察身體每一處微小的肌肉有何變化?哪裡用力?哪裡放鬆?要捨得我們所不捨的,放下一切,然後發現獲得更多。我發現,沒有覺察時,身體並不完全受我控制。所以,透過瑜珈,我把自己的心找回來,終於真正體察自己身體,讓身心歸零,回到平衡、平靜的狀態。每一次的瑜珈課程,都是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療癒的旅程。

我很喜歡天空瑜珈上課那種自在和諧的氣氛,教室裡點著小小的蠟燭,飄散著沉靜、隱約的香氣。Sujata溫柔的帶領我們探索未知的瑜珈、探索未知的自己,並分享無私的愛給我們。每次上課內心都充滿了愉悅及感動,不論當天工作發生了什麼事,或身體可能不太舒服,上完課後身心總能感到舒服平靜與安定。持續瑜珈一段時間後,也慢慢改變自己生活的態度,懂得好好愛自己,誠實面對自己,也有了勇於接受生活其他挑戰的力量。謝謝天空瑜珈,謝謝Sujata,也謝謝我自己。



瑜珈帶給我的轉變_郁文分享

瑜珈帶給我的轉變
分享者:郁文

     瑜伽讓我的生理心理都獲得了紓解,遠遠超出了我原先所預期的。原來是個電腦族的我,單純想在下班後,找個地方伸展一下、放鬆硬邦邦的肩頸及筋骨,因而開始接觸了瑜伽。
      
     天空瑜伽是我的第一個瑜伽教室,在這上課後打破了我對瑜伽課的刻板印象。每當打開教室的門時,就有一股芬芳竄入鼻腔,使人瞬間放鬆、心情愉悅,踏入教室後,很快就會被那兒的沈靜氣氛感染,神奇地把剛剛還在外面奔波忙碌完的自己隔絕在門外,在這裡我找到一種安靜的力量。
    
     上課時老師教授的動作都不難,和大家印象中要彎折身體、極盡拉筋的瑜伽動作截然不同,竟也可以達到通體舒暢的效果,偶爾伴隨肌肉痠痛(笑)。就這樣我漸漸喜歡上瑜伽,持續學了一年半了。

     老師總是以溫柔的口氣不厭其煩地提醒學員“呼吸”的重要性,呼吸帶動所有的動作。每當我專注在呼吸觀察時,好像進入了一個特別的時空,可以拋開許多不必要的思緒,是既有趣又舒心的感受。不過要維持專注的難度極高,不時會有雜訊干擾。我的大腦幾乎是全年無休的,沒想到透過瑜伽練習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息,這是出乎意料的附加效果,也讓我更認識瑜伽。

      我是容易緊繃、思緒紛亂的人,瑜伽練習把我的心拉回到安靜的地方,慢慢學習調節自己的心緒,很開心看見自己慢慢進步,希望透過分享讓更多人開啟自己心靈平和的追求之路。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喜馬拉雅天空瑜珈讀書會書單更新

以下書單為喜馬拉雅天空瑜珈讀書會員個別帶來分享對他們有所啟發的書籍

放在此處留做紀錄參考,感謝各成員的提供。先前讀書會書單當時未做紀錄,有機會再慢慢補上。

願善知識幫助您讓人生更充實美好~~~


2015/12/12 讀書會書單

鼻尖上的覺知 /斯瓦米拉瑪/親哲文化

哈達瑜珈/斯瓦米韋達 / 橡實文化

幸福瑜珈/ 斯瓦米韋達 / 親哲文化

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 (Focus)/丹尼爾・高曼 /時報出版

孩子,我們一起靜心吧\ 蘿倫.莫瑞\橡實文化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楊定一\天下生活

印度真瑜伽:從入門到深層修行\ 康烈旭\大家出版

背離親緣\安德魯.所羅門\大家出版


2015/10/3

難以置信,科學家探尋神秘信息場/李嗣涔 鄭美玲/張老師文化

在印度,聽見一片寂靜/黃誌群/天下文化

OM 與自力成就/斯瓦米拉瑪/中國瑜珈出版社

僧侶與科學家--宇宙與人生的對談/馬修‧李卡德  鄭春淳/先覺出版

鼻尖上的覺知/斯瓦米拉瑪/親哲出版

哈達瑜珈/斯瓦米韋達/橡實出版


2015/09/05

斷捨離/山下英子/平安叢書 

德國流物質減法  心靈加法整理術/三中幸子/時報出版

心靈瑜珈/斯瓦米韋達/親哲出版

心的嘉年華會\斯瓦米拉瑪\生命潛能

森林裡的一顆樹\阿姜查\法耘出版社

別上鉤\珮瑪 丘卓\眾生文化出版社

都可以就是大覺醒\章成 M.Fan 合著\商周出版

愛與和解\周鼎文\心靈工坊

人間失格\太宰治\小知堂

當下的力量\ 艾克哈特.托勒\橡實文化

不吃的人們\秋山佳胤, 森美智代, 山田鷹夫\方智


療癒場\Lynne Mctaggart 琳恩‧麥塔嘉/琳恩‧麥塔格特, 梁永安譯\商周出版

這本書描寫許多科學家對超自然現象的研究,一開始講到宇宙所有的事物都是依附零點場產生交互作用。細胞的DNA會放出光,癌症的人放的光比較少,而致癌物也會吸收波長830nm的光,當癌症患者吃可以產生光的東西,會讓癌細胞變正常。另外有人發現,當藥物溶於水稀釋到幾乎沒有藥的成分後,還是可以治病,可能是因為水會記憶藥物的分子結構而產生效果。

裡面提到人可以互相影響,可以經由零點場取得訊息,例如前世的經驗或預知夢。也有人研究遙視,找可以通靈的人看遠方的環境,或是找靈療師祈禱,讓沒見過面的病人身體狀況變好,這些可能是經由零點場裡面拿出訊息的。這應該類似開悟後可以達到的狀態,因為在那個狀態下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可以知道未來或遠方的事。(謝謝宗榮提供)

 

當和尚遇到鑽石\麥可.羅區格西、克莉絲蒂.麥娜麗喇嘛\橡樹林

這本書是寫一個美國人到印度出家,得到格西的學位後,他的師父叫他回美國運用金剛經的佛法經商。本書解釋完經文後,會舉出他身邊發生的例子。

金剛經主要在講空性跟業力。空性是指,一個事物或人本身沒有好壞,我們對事物的感覺是由於我們過去的經驗產生的。業力是當我們的做的行為、說過的話、心理的想法都會在我們心中產生銘印,之後就會顯現出來,類似種下種子後,會長成大樹。所以我們想要別人怎麼對待我們,就如何對待別人。(謝謝宗榮提供)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練習瑜珈的意外收穫_幸福貓



練習瑜珈的意外收穫

作者  幸福貓


起初發想可以藉著瑜珈減肥,沒想到卻意外改善了我的腳底筋膜炎!一整天頭腦在工作上不停的打轉,有時候覺得整個人很煩躁,動不動就發脾氣,腦袋似乎好像永遠靜不下來,永遠記得第一堂課第一次做下犬式,我的腳底根本無法平踏於地面,覺得自己應該不是學瑜珈的料,還是放棄吧!原本腳跟因為腳底筋膜炎有點刺痛,那堂課下完課後,覺得腳跟輕鬆了很多,這才展開了我的瑜珈旅程!

後來又跟Sujata老師學了幾個簡單的姿勢,一有空檔就會做個兩分鐘,現在已經跟腳底筋膜炎說Bye Bye,跟周圍的親友也分享了這些資訊,他們也感受到效果,這是我最快樂的事。

我本來就討厭人多的地方,天空瑜珈小班制,讓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裡跟內在的自己相處,聽著課堂上播放著老師精選的古印度風音樂!一邊做著各式瑜珈動作,這一兩個鐘頭是我頭腦最清靜的時候。

最喜歡Sujata老師的地方是,她總是會叮嚀我們每個姿勢做錯角度會傷害到那裡!不斷的提醒我們別忘了腹式呼吸的重要,她不會要求我們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要我們尊重自己的極限!所以我不會擔心有運動傷害的問題!我已經學了2年!走在路上或在工作繁忙時候都會提醒自己不要憋氣,呼吸!呼吸!

這條路會跟天空一起再走下去,一起呼吸!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喜馬拉雅瑜珈 5/17&18埔里課程分享

喜馬拉雅瑜珈 5/17&18埔里課程分享   

分享者:ㄚ微 (2014/06/18)



學習瑜珈多年,中醫師每次為我把脈總疑惑問:『你不是在練瑜珈嗎,身體為何還這麼緊?』我以為透過每週二次的練習,生活壓力抒解了,身體也該鬆了,其實不然,上了Sujata老師的課,去了這趟埔里工作坊,才發現自己太用力在練瑜珈,一直都用暴力的方式在對待自己的身體。

瑜珈,不是跟自己身體對抗
埔里課程,讓我從新認識瑜珈,也從心開始學習瑜珈,學習老師所言:『尊重身體的極限』,也學習聆聽每一個呼吸的存在意義。身體積累多年的強迫症,顯現在中醫師把脈的脈象上,也出現在呼吸經常不自覺的停頓狀態上,身體要怎麼鬆,心要怎麼鬆。

印度老師說:『舊習,是生命痛苦的來源』,不只適用於人生哲理,也適用不當的瑜珈練習。昔日的瑜珈,練身不練心,身體在每一次發抖中被強迫柔軟,呼吸必須以憋氣方式配合著身體,回頭看看過去練習的方式,我雙手合掌跟身體說:對不起!也跟呼吸說:抱歉,辛苦了~

靜坐,是為了讓身心更放鬆
上過法鼓山初級禪坐課程,也閱讀教如何靜坐方法的書籍,卻少有人告訴你,靜坐之前要先放鬆身體,身鬆、心鬆,然後關注呼吸就能進一步專注了。

不需要強迫自己盤坐,不需要一開始就數息,手更不一定要結手印,只需要將身體安置在一個舒適放鬆的位置上,毛巾、墊子都可以是輔具,將脊椎三段式(尾椎、下背、中背)拉直,輕鬆安穩的趺坐著。

回來試試印度老師教的方法,靜坐不再是件腰酸背痛的苦差事,輕鬆就能坐上10分鐘以上。

把心管理好,身體就會變好

昔日因為自己「把瑜珈當運動」的觀念,造就身體沈重的負荷,埔里課程結束後,從心整理自己,學習石宏老師所言:把心先管理好。


如同Sujata老師部落格上的分享文:『離開了深山,我們的修行才真正開始。』離開埔里,我的心瑜珈學習也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