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斯瓦米拉瑪著作選讀_覺醒人生 #斯瓦米拉瑪 #喜馬拉雅瑜珈 #台中靜坐冥想

 



本月選書:覺醒人生(Conscious Living)

作者:斯瓦米拉瑪

翻譯:sujata

 愛與人際關係——

 

世間存在兩種法則:收縮之法與擴張之法。憎恨他人,你便陷入收縮之法;博愛眾生,你則遵循擴張之法。學會去愛,這正是擴張之法。愛的真諦為何?意謂著無條件地給予,對親近之人毫無所求。這世間是一所教你無私奉獻的學校。當你領悟此道,便會發現世間再無難事。

 

首要之務,是學會付出。與其和妻子爭執,不如滿足她的需求;對子女亦是如此。漸漸地,你將發現他們開始以深愛回報,且變得格外體貼。他們絕不會濫用你的慷慨。學會給予,是最崇高的藝術之一。從家庭開始,無私地對待與你共同生活的人。愛可以徹底改變你,且唯獨愛具備這種轉化的力量,死亡根本難以與愛比擬。

 

當你真正去愛,所餘就只剩下純然的愛,自我(ego)在也沒有容身之處。現今的你仍有好惡之分;但透過愛,平等心會油然而生,你能夠去愛所有人,永遠不要憎恨任何生命。這份覺悟將深植心底:我將愛一切眾生,無一例外。最終,你將獲得自由,這種喜樂將引領你到達無上的幸福。

 

你的心識將無限地擴展,所有潛藏無意識的念頭,皆會浮現成為覺知的一部分。你何必自尋煩惱?你可知哪一種人會痛苦?就是那些自私的人。哪一些人會快樂呢?無疑就是那些無私的人。道理就這麼簡單。我並非要你瘋狂散盡家財地去交給陌生人,並非要你去履行對你毫無意義的慈善,非也!我建議你從家庭開始實驗,與和你一起共同生活的人去實踐。轉化你的人格即是成就的捷徑,根本不要想得太複雜。

 (還有下文,請按閱讀更多)


冥想與無私行動——服務

 

人無法不行動而活在世間。只要你有行動,就必然收穫行動的果實。這些果實又會驅使人們採取更多的行動,此循環永無止境。人們為自己創造了輪迴的漩渦,始終無法脫身。那麼,有沒有可能在必須不斷行動的同時,又能擺脫業力的束縛呢?要我說,這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如果你用愛來潤滑你的行動,所有的問題都不會產生。

 

如今你們承受著壓力:「我妻子不聽我的。」妻子則想著:「我丈夫不聽我的。」大家都陷入自我製造的壓力中。但其實只要轉變觀念,壓力就會消失。壓力已成為當今最大的殺手。每個人都說我有壓力、我有壓力。為什麼會有壓力?因為妻子想控制丈夫,丈夫想控制妻子。為什麼要控制任何人?每個家庭中,不斷上演這樣的爭鬥,你們卻稱之為家庭生活與愛。

 

當我來到你家,你們都面帶微笑;我一離開,你們就開始爭吵。我知道也理解這些。我認為,如果你們能來到更高層次的理解,家庭就能和諧。

 

受束縛的人無法正確思考。受束縛的人與奴隸無異,奴隸哪有甚麼選擇。那麼要如何獲得自由?如果我依然持續履行職責,但把行動的果實交與他人,我就能獲得自由。你們到底錯在哪裡?你們履行了責任,卻不肯捨棄行動的果實。

 

告訴我,你們為何行善?因為你們盤算著:「我將會得到好名聲。」你們行善應該進入更深一層的動機:「如果我行善,我將可以淨化我的自我。如果我行善,來世將會得到雙倍的回報。」然而實際上,你們行善的動機卻往往是因為你們執著於某些東西。要知道,唯有捨棄成果,才能獲得自由。如此便能從業力的束縛中解脫。

 

只要我們都為他人行動並捨棄成果,你就不會受到束縛。這就是家庭單位的意義——丈夫為妻子行動,妻子為丈夫行動,雙方為孩子行動,孩子再為其他孩子行動。因此,家庭的本質是向所有人散播愛,而非仇恨。我們必須從家庭開始,打造一個能散播愛的家庭。

 

祈禱與靜觀——憶持

 

祈禱不需要使用梵語、阿拉伯語、英語、拉丁語或任何其他你不熟悉的語言。祈禱應當使用你自己的母語。何謂母語?就是新生嬰兒與母親交流時使用的語言——那是一種愛的語言。觀察嬰兒如何與母親溝通:任憑旁人在一旁使用任何語言,嬰兒都不為所動;唯獨當母親輕聲呢喃「吶吶吶」、「啾啾啾」的時候,孩子便能與母親心意相通。這是什麼語言?這正是愛的語言。

 

當我們的心念、思想、情感與整個存在完全地融合,當理性與感性合而為一,以這種全然專注的狀態祈禱時,這樣的祈禱將永不落空!祈禱賦予你力量,正是通過祈禱,你可以從你的內在源頭,獲得那至高無上的力量。

 

你在向誰祈禱?是向無所不在的至尊神明祈願嗎?不是的。是向你內在的主——祂並非在你的身體、呼吸與心念之外,而是深居並駐守於你生命最內核心的聖殿之中。當你使用自己的「母語」,以全部的心念和情感的交融並專注的祈禱時,你的祈願必定會得到回應。

 

你隨時隨地都能祈禱,但應當學習遵守自律。早晨和黃昏時分被視為最佳的祈禱時刻。然而,正如我常說的:直接向你內在的生命之主祈禱吧。你只需要輕輕閉上雙眼,帶著全然的覺知,請求生命之主賜予智慧,你必定在那裡找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