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jata
有這麼一個故事:
熱戀中的一個人來到心愛的人家門外敲門:親愛的,我來了。
裡面的那一位說:走開吧,這屋內容不下宣稱自己為「我」的你,你還沒有準備好,需要先通過別離的火烤。
被拒絕的戀人只好傷心地遠離這土地,前往未知的旅途,途中不斷受著分離的椎心之痛之煎熬。經過一年的奔波,他鼓起勇氣,再次來到心愛之人的家門外,他沉默的敲門。
裡面的那位說:是誰?
戀人謙虛委婉地說出:沒有別人,門這一邊的,也是你。
於是門被打開了,一個不再只看見「我」的人,終於和久別的戀人重逢團圓。
這是一篇改寫自蘇菲教派的美麗故事,元來故事沒有接下來的說明,這就是動人之處,讓人可以自由聯想,當你把愛擴大為對神的愛,這就成了一個追求靈性結合的故事。
當我們把自我磨平,眼中不再看見你我的分別,住在裡面的那位本我(神)自然就會敞開緊閉的隔離之門,讓我們得見芳容,了悟鏡中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門內那人,兩者本無分別,究竟乃一。
但何其困難,自我是如此輕易地就闖入,甚至來不及回憶多年的學習,來不及反應那反應的強度,一衝出口就是我我我,近年流行的話語:「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說的是不想在所愛之人面前失去了自己,但是說出這樣的話,強調的還是自己,那個在神的面前最應該丟棄的人格,因為,就世俗層面,沒有任何正確比和諧更重要,就靈性層面,何來的別人?
聖者說:「知曉的藝術在於知曉何者應該忽略。」那個最該被忽略的應該就是自我,然後才能浴火重生,顯現本自純淨、本自光明、本自智慧、本自解脫的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