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如實觀照本我與睡眠瑜珈 _斯瓦米韋達

 

《如實觀照本我》

吠檀多實修法與瑜伽睡眠的關係

斯瓦米韋達



photo by JJ a friend of HIY

        

     

         凡是住在我們學院裡的人,我希望大家每天早上,是在一種冥想的心態中醒來。醒來第一件事,要立刻起身覺知自己的呼吸狀態,自己呼吸流動的情形。接著誦念早晨的祈禱文,也就是我們學院每日清晨都會唱誦的《晨禱》(prātaḥ-smaraṇa-stotram),提醒我們要覺知「梵」(Brahman)的存在。

   我們從小養成的習慣是,早上下床前都會先對大地之母祈禱:「請允許我把雙腳放在地上。」這則祈禱文是以梵文寫成,不熟悉的人,可以不用背誦,只要在心中有這個意念即可。

        然後你可以下床,打坐或持咒,開始一天的功課,做些「哈達瑜珈」。但是我們喜馬拉雅傳承所提倡的哈達瑜珈,是種非常細緻的練習,並非激烈的肢體運動。

        哈達瑜珈跟行動瑜珈有很重要的關係。行動瑜珈也是一種非常細緻的練習,一般人以為行動瑜珈僅僅是種外在行為的瑜珈。請不要誤會,外在行為雖然也算是行動瑜珈,但真正的行動瑜珈比這要來得更加深刻。我們對行動瑜珈的定義是:要在瑜珈的狀態中從事一切作為,變成一切作為都是在練瑜珈,那才是行動瑜珈。也就是要時時保持在瑜珈的統一、連結的狀態之中來執行、從事所有的作為。

        覺知不只存於練習體位法的當下,也要擴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作為。包括你在辦公室、職場工作時,在居家生活、在賺錢營生時,你一切的行為和心念,都要保持在瑜珈的狀態中。換言之,你的內在要隨時與神性保持連結。若以印度吠檀多哲學行動的詞彙來說,那就是「如實觀照本我」(ātmatattvāvalokanam)。同一個概念,在數論瑜珈(sāṅkhya-yoga)的詞彙中,則是稱為「如神臨在」(īśvara-praṇidhāna),繫念於神。


        「如實觀照本我」是無時無刻不保持覺知自己的「本我如實」(ātma-tattva),覺知自己就是「本我」(ātman。香卡拉大師說,本我的存在是無庸置疑的,是無庸證明的,每個人都說「我存在」(I am),而不說「我不存在」(I am not)。既然每個人都說有我,而非沒有我,那麼你還需要什麼證明呢?這個說法跟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不同。

        你就只需要覺知那「覺性之力」(cit-śakti)就行了。我不是說你要覺知自己內在有股「覺性之力」,而是要覺知你就是「覺性之力」!這也就是那句摩訶偈語tat tvam asi,「汝即彼」(你就是「那個」)的意思。

        所以當你在走路時,要覺知是誰在走路;當你說話時,要覺知是誰在說話;當你在聽的時候,要覺知到是誰在聽。這個覺知自己的「在」,應該是沒有姓名、沒有性別、沒有形狀、沒有高矮、沒有肥瘦、沒有強弱、沒有膚色區別、沒有貧富之分、不分教育程度以及知識的有無、也不分是否有職務、也無穿褲子或袍子的分別,全都是同一個,穿褲子或穿袍子的都是同一個。你要超越所有這些「疊置」(upādhi)。要覺知的是單純的那個本來的「是」或者「在」(梵文是bhāva),不是「被改變過了的在」(bhāva-vikāra),後者的意思是那些「我是這個、是那個,我不是這個、不是那個,我出生了、我沒有出生,我是年輕人、我是老人,我害怕、我不害怕,我開心、我不開心」等等的認知,這些都是「疊置」的作用。

        當我們希望超越這一切之時,初級的功夫,就是超越心理上的習氣、活動及心的種種反應。這些反應都是自心的造作,是種習氣,都應該放下,把昔日種種心的習氣全都拋開。其後,只單單去覺知自己的「在」,自己的「本」。要覺知自己的「在」,知曉自己的「是」,而不去說自己「是什麼」,只有那個「是」,沒有後面的「什麼」。

        這些還需要找機會再跟各位解釋。現在,請先放下手邊的一切,包括你的筆和筆記本。此刻,我們的心猶如許多在草原上漫遊的牛,你要吹響奎希那的牧笛,把所有的牛都給喚回來,也就是把所有的感官都收攝回來,只單純去覺知自己的「是」與「在」。

        現在,請繼續保持那分覺知,輕輕睜開雙眼

        睜開眼之後,觀察是誰在看,一切都是自己的“本我”,是它打開了感官在看。當我們在看的時候,要覺知到自己的“本我”。感覺自己的呼吸,觀察那個“本我”在呼吸。這就是在“如實觀照本我”。

        在一天當中,隨時去做這個練習。去覺知自己的“本我”,當你在進食、品嘗食物、走動、做體位法的時候,繼續去問“誰”?“是誰在動”。

        在動的時候,觀察心識之流如何進入你的手臂,這就是我們之前所提到的,細緻的練習哈達瑜珈的方法。而經由對呼吸的覺知,又能夠把哈達瑜珈變成吠檀多的一種修行方式。

        覺知“覺性之力”,觀察這“力”如何進入自己的四肢,你就會知道“本我”沒有動,是“本我”讓身體動起來。這就是在實踐和應用《奧義書》的理論。

        在學習《奧義書》時,我們讀到香卡拉大師在注釋中,不斷地提到兩個字眼:jñānavijñāna。大師一貫地把前者定義為理論上的知識,在真正的智慧成就之前,所有的知識都只是理論上的知識,後者則是經過實證的知識。

        所以我們在學院裡所教導的,無論是吠檀多的《奧義書》或是《吠陀》,所教的都是實證的知識,而非理論的知識。

        而要覺知我們的“本我”,毋須使用任何的技巧或方法。(請在此安靜片刻) 是這個“本我”在驅動我們的呼吸。

        “如實觀照本我”,ātmatattvāvalokanam這梵文片語,拆開來是 ātma-tattva-avalokanam三個字。

        在今天許多歐系的語言中,auto(自動)這個字就是由 ātman (本我)衍生而來,例如汽車是automobile,所以本我是車子?(笑) 在德文中,atmen是呼吸,呼氣是Ausatmen,吸氣是Einatmen 這可不是說讓本我進來、本我出去。

        第二個字tattva(本性)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字tat,字面意思是“那個”,就是英文的thattattva是“如其所是”、“那個的真實本來”。

        在很多的咒語、偈語中都會出現tat這個字。例如那句摩訶偈語tat tvam asi“汝即彼”,你就是“那個”。

        又譬如“蓋亞曲神咒”(Gāyatrī)中的tat savitur vareṇyaṃ,很多人在翻譯此句時,都只翻後二個字savitur vareṇyaṃ(太陽之神的榮華燦爛),卻將前面的tat給漏掉了。那個tat就是上面說的tat tvam,你就是那個值得我們景仰的光明。在吠檀多哲學,“那個”(tat)就是“你”(tvam)。

        就目前我所看過“蓋亞曲神咒”的翻譯,沒有一個能讓我滿意,沒有一個!有實證經驗才能翻出它內在的密意,不能翻它文法上的意義。

        它下一句是bhargo devasya dhīmahi,其中的dhīmahi常被翻成“對彼冥想”(meditate upon),讓我們去冥想某一個物件,讓我們沉思“那個”,但是原文中哪有“對彼”(upon)這個格式?所以不能如此翻譯!那讓我們冥思,冥思什麼?不是外界的某一個物件,要冥思自己即是光明之神明,我們以後再找機會教大家“蓋亞曲神咒”的意義。

        所以,“如實觀照本我”裡的tat,就是“蓋亞曲神咒”中的tat savitur vareṇyaṃ,就是摩訶偈語的tat tvam asi

        就是我們每天早上唱誦的Akhaṇḍa“上師咒”中的tat-padaṁ darśhitaṁ,不是說上師讓我看見了那個臺階的意義,是上師讓我見到了“那個”的意義,“那個”tat 就是“你”tvam,所以要禮敬上師tasmai śrī-gurave namaḥ

        上師把“那個”的意義告訴了我,“那個”就是“我”,所以我要禮敬指引我的那個上師。而在《卡陀奧義書》(Kaṭhopaniṣad)中,我們也讀到:“這個正是那個”(eta vai tat),是聖人在誦念咒語時所說的話,意思是,你此刻所感受到的這個體驗,正是那個咒語的意義。所以“如實觀照本我”裡的tat,是要你去感受體驗“那個”。

        所以tattva是“那個的本性”、“那個的真實面目”。

        第三個字avalokanamava-lok 就是觀、看,例如英文的look就是由lok 演變而來。在看什麼?在看 ātmatattva本我自性,這本我不是在牆上,不是在天上,本我在哪裡?

        如果你已經懂了tattva 這個字其中的 tat “那個”,就知道“那個”就是 tvam “你”,那個就是你,那個本我就是你自己。

        avalokanam,要隨時去觀那個,所以在一切作為中,要和它保持相系,和它結合,這樣的結合,就是瑜珈,在一切作為中保持如此的結合,就是行動瑜珈。

        隨時醒覺,是哪個在行走,是哪個在品嘗食物,是哪個在看、在聽,是哪個在生氣,去把“那個”找出來。

        所以這是你們在這裡要練習的第一個功夫,不需要任何方式,沒有任何技巧竅門,也不需動用肢體,就只是覺知自己的“本我”,就像我們前面所做的練習,如此而已。這就是“冥想本我”(ātmadhyāna)。

        你們在這裡要練習的第一個功夫,不需要任何方式,沒有任何技巧竅門,也不需動用肢體,就只是覺知自己的“本我”,就像我們前面所做的練習,如此而已。這就是“冥想本我”(ātmadhyāna)。

        在我們學院常住的人,你二十四小時都要做這個練習。功夫到了,即使在睡眠中都能行此觀照,能夠覺知是誰在睡。

        “睡眠”和“神性喜悅”在經典中被稱為雙胞胎,是一體的兩面。香卡拉大師說,我們都想進入睡眠,因為睡眠是我們最接近“神性喜悅”的境地,也就是“梵的至喜”(Brahmānanda)的時刻。

        在經過清醒境地與做夢時分的紛擾之後,我們都渴望進入自己本來的喜樂狀態。由於我們要找尋那個喜樂境地,所以才會進入睡眠。

        “睡眠”與“三摩地”的不同之處,在於三摩地時我們知道自己處於“梵的至喜”狀態之中,即是“本我的喜悅”狀態,而在睡眠時,雖然也處於喜悅狀態,但我們卻毫無覺知。

        從瑜珈的觀點來看,睡眠也是個修行的功夫。所以你除了在白天要做“如實觀照本我”的功夫之外,如果做得到的話整夜都要做,《瑜珈經》說,以夢境、睡眠為所觀察的對象(svapna-nidrā-jñānālambanam vāYSI.38),所以你還要從睡眠的過程中來學習,不是學習怎麼入睡,而是從觀察入睡的過程來學習。

        這是初步功夫,觀察自己是如何睡著的,看著自己是怎麼由清醒狀態轉入睡眠狀態。這是成為一位真正能掌握睡眠的大師所要做到的第一步,不是最終的一步,不是中間的步驟,也不是第二步,只是最初的一步。

        這是一項特別的練習及修行方式,我們學院裡的每位斯瓦米,以及受過梵行戒的人,每晚都應該要做的功夫。

     你知道自己是怎麼睡著的嗎?這過程究竟如何?梵文經典中常用“牛”這個字來比喻我們的感官,而這個世界即是所謂的“牛之場域”,平時你的牛全都在外啃食青草,外在世界就是我們的感官進食的場所。

        所以睡眠時的第一步,就是把所有的牛群都喚回家。當你忙了一天,感到疲憊萬分,就像一個趕牛的牧者,將所有的牛群都趕回家之後,把牧牛杖放下,該休息了。

        你躺下來睡覺,先把感官收攝回來,你所感覺到的,不再是外在世界,而是房間的牆壁。很快地,牆壁消失了,你只感覺到身體所躺臥的床鋪。接著也感覺不到床的存在了,只感覺到覆蓋身體的棉被,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裡,還有什麼比這更接近天堂的境地呢?

        接下來,你對毯子的感覺也消失了,只感覺到自己的四肢。如果覺得腳冷,就會用被子把腳蓋好。

        接著你連對自己四肢的覺知也消失了,你的心識會跑到喉輪與眉心輪的區域,這些脈輪在此時融合成一塊,它們在內部本來就是同一個區域,你只能覺知這個區域。

        最後,你會抽離此區域,進入更深的地方,進入了睡眠。這個時候,你也正在經歷“如實觀照本我”的階段。

        換句話說,我們由清醒狀態進入睡眠狀態,中間一定得先經歷“如實觀照本我”的階段。假如沒有經過這個沒有任何造作、限制、條件、疊置,完全體現本我的階段,是絕對不可能睡著的。

        失眠的人,就是無法抓住此一純真的本我狀態,因此不得成眠。要治療失眠,其中一個工具就是去做這裡所談的“吠檀多”功夫。

        也許我們應該開一個工作坊專門來講解“睡眠” ,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多年以前我曾經以“睡眠的科學和藝術”為題,做過一次講座,應該還留有錄音,不過那裡面有些材料需要更新。

        如果在“睡眠”時不會進入昏睡,能保持在“如實觀照本我”的狀態,那就成了所謂的“瑜珈睡眠”(yoga-nidrā。在這個狀態中,所有的感官都在休息,思想心念也在休息,唯有“覺性之力”在覺知它自己。

        所以我們所有的斯瓦米以及受過梵行戒的人,來到學院每天都要做這兩個功課。第一,無時無刻不在做“如實觀照本我”。第二,仔細觀察自己是如何睡著的。

        而要觀察自己是如何進入睡眠,就必須要經過“如實觀照本我”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入睡所必經的,即使是最愚蠢、精神失常的人,也都要經過這個階段才能入睡。我們也曾經教過大家持念珠入睡,等念珠自然由手中脫落就睡著,那是另一個題目。

        這兩個修行方式,大家一定要去實修。帕坦迦利的《瑜珈經》其中很強調的一個字,即是第一章第一篇所提到的“勤修”(abhyāsa)。

        我們告訴所有的學生,要不停地勤修、勤修、再勤修!(abhyāsa, abhyāsa, abhyāsa!)。但勤修的定義是什麼呢?《瑜珈經》提到“勤修”這個字,先是在第一篇第十二經提及:“透過勤修及無所執著,來達到心念的止息”(abhyāsa-vairāgyābhyāṁ tan-nirodhaḥ)。

        然後在第一篇第十三經說:“在勤修與無所執著兩者當中,努力讓心念穩定下來稱之為勤修”(tatra sthitau yatno'bhyāsaḥ)。”

        《瑜珈經》中的文字都有好幾層的意義,有字面的意義以及超越字面的意義。

        讓我們來看第十三經更深一層的意思,勤修是從某一個“境地” bhūmi)提升到更高一個“境地”,往往本來已經達到某一個層次、地步,可是卻又從這個“境地”滑了下來,退步了。

        我們可能在這一分鐘到達完全能夠覺知呼吸的地步,下一分鐘卻又跌落下來,從這個境地退了出來。

        我們這些凡人都是會退轉的,只有大修行人才能夠一直保持此地不退轉。所以這一條經告訴我們,要努力站穩在某一個境地、地步,這就稱作“勤修”

        “勤修”abhyāsa這個字中的abhi- 是面向什麼而坐,坐在什麼面前的意思,因此勤修就是坐在上師的面前,坐在神的面前,坐在本我的面前的意思

        所以我們翻譯成練習或修練並非完整的意義,只是它的一個次要定義。我們勤修《瑜珈經》,是為了能夠實證文字上所描述的經驗,這才是勤修的真實意義。如果你能夠在勤修中,自己實證到文字上所描述的經驗,你就能去為《瑜珈經》寫注解,能著書立說,整個世界都會拜倒在你的面前,稱你為大師。

        所以,希望你能夠如實地修練,而後實證入睡的過程。即使是一條蛇、一頭牛、一隻蜘蛛,它們要進入睡眠狀態時,都會經驗到“如實觀照本我”的境地。

        可以說它們都是在修練“如實觀照本我”,因為如果它們到不了這個境地,同樣無法入睡。

        若你能窺探一隻鳥的內心世界,你就會知道,即使是只鳥,也必須經過這樣的境地才能入睡。

        即使是一棵樹,也要能“如實觀照本我”才能在夜裡入眠。因此印度有項傳統,絕對不能在夜間拔草、摘取花朵,以免驚動它們的休息。

        以上是建議大家要做的兩個練習。

        第三個練習是,我們的傳承經常鼓勵大家去做的兩、三分鐘的靜坐,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去觀察自己的呼吸。

        早晨醒來時,觀察自己的呼吸兩、三分鐘,在下床前,在離開房間參加早禱前,在早上做任何功課之前,在回到自己房間之前,在上課及用餐前後,在每一個轉折的時刻,都給自己兩、三分鐘的時間靜下來。

        開車的人會知道,每當要換檔時,都要先轉到空檔,才能換下一個檔,所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轉折之際,都要將心念放到空檔上。但這個空檔,並不是汽車的排檔,是空空如也,無事可做的空檔。每天都盡可能地去多做這個練習。

        不要以為打坐時一次必須坐上三十分鐘或更久的時間不可,這並非每個人都有空閒有本事能辦到。但是給自己兩、三分鐘的時間靜下來,帶著決心去做,你一定能做得到。

        在心中下定決心決願:決願(saṅkalpa):此後的兩分鐘之內,我只去覺知到呼吸的流動、感覺自己的呼吸。此後的兩分鐘內,我的呼吸與呼吸之間,不會出現任何空隙或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