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淺談業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淺談業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提到業,我們首先要明白,它不是種教條,不是什麼主義,也跟信仰無關。它是宇宙的法則,如此而已。

業的第一條原理是:我們的每一個念頭和經驗都會留下「心印」(imprint)。這心印不只是留在個人的意識中,也會留在宇宙的意識中,也會在個人和宇宙之間許多層次的集體意識中留下印記。

業的第二條原理是:心印會招致相似的效應,幾乎沒有心印不會招致效應。這效應是種我們內在的效應。當內在的效應累積了相當的勢能,再也包不住的時候,它就會發出來,變成思想,成為我們外在的行為和言語的推動力。這發出在外的行為和言語又會在我們的周遭留下印記,然後這些印記會招致相似的效應。


心印是保留在我們的「細微身」(subtle body)之中,我們這一生結束的時候,細微身並不會滅亡,心印會隨著細微身轉世入下一生。

業這個字的意思不是命運,不是kismet,沒有宿命的意思。業的哲學是,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和遭遇負完全的責任。業不是從外面生起的,它的源頭不在我們之外。我們一定要檢查自己的內心深處,看看我們在自己的意識中留下了哪些心印,而這些心印又會招致什麼樣的效應,當效應發出來會在周遭留下什麼新的印記,又招致什麼反應。

根據業的哲學,你要為自己的心念負責。所有的心印都是由你自己的心念所製造出來的,它不是由別人的行為所留下來的,不是由別人的言語所留下來的。外在所發生的一切一切,都會先轉換成你的心念,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轉化過程。因為它一定要先轉化成為你的心念,才能為你留下心印。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把它轉化成自己的心念,就不會有業。例如,你記得所有曾經對你不利的人。請問你是把這些人放到自己的心中,還是把對這些人的記憶放到心中?你的腦袋裡有多少空間來裝東西?所以,我們內在的儲存是心念製造出來的。我講的這種心念是非常微妙細致的,不是我們有意識的心念。

我們大致可以把心念的生起分成二種來源。請你注意,我只是說「大致」,這是種粗線條的分法,並不是很周延。一種心念是被外在事件所觸發的心念,一種是不必有外在事件,是由內在的事件所觸發的心念。而前者在外在事件觸發後,成為我們的心念,就成為了內在的事件。舉例來說,假如我們在一間教室中,你看見我在你面前講話。對你,這是一個外在的事件,你沒有把我的臉孔裝到你的腦袋裡,你只是把它轉化成心念。那麼,你在裡面裝的是什麼?你見到的並不是我的臉孔,連你聽到的也不是我的聲音。這個觀念很重要,你一定要了解。

我們都是透過自己的感官才能認識、才能經驗外在的事件。除了透過感官,我們沒有辦法來認知外在的事物。可是,感官是會誤導的。以剛才的例子而言,如果我們各自畫一張此刻這個教室的草圖。我畫的是從我的角度看到的教室,跟你看到的就不同,坐在這教室有一百個人,人人看的角度都不會相同。同一間教室,可是每個人畫出來的就都會有差別。

如果我不要你只畫一張草圖,而是畫張彩色的圖,你對這間教室的詮釋和表達又會不同。這是因為一旦我們經由感官得到經驗,這經驗立即就成為我們現成心念的一部分,也就是那個事件被攪拌到我們的心念中。所以我們在心中所見到的事件其實是自己的心所製造,又再次加工製造出來的影像。這一點,請你仔細地琢磨。

因此,不論是別人說的一句話、一個字、你見到的某一個人,任何的事件只要一跟你接觸,就立即攪入了你的心念之中,你根本無從認識那個事件的「真實面目」。所以你隨時要對自己的經驗起疑心,絕對不要以為你所經驗到的就是事實。就一件意外事故警察詢問十個目擊者,可能會得到十個不同的版本。難道其中九個人在說謊,甚至十個人都在說謊?究竟誰在說實話,又該由誰來裁定?即使警察自己也是事故的目擊者,他跟你我一樣,也受到自己心念的處理過程所限制,他也不應該完全相信自己的報告。

有人來見我,對我說昨天她的先生對她說了這樣那樣的話。我告訴她,不要如此肯定,自己以為所聽到的東西不一定是事實。我舉了這個警察的例子,她完全了解,也同意警察的目擊回憶不見得是真相。可是一回到她先生,噢,不,不,不!我完全肯定他說了些什麼!

你是否明白這就是在造業?每一次我們對事件的真相作出解讀,就是一種行為。「在」的狀態就產生了「作為」。作為又改變了在的狀態。印度吠陀哲學的主流體系有所謂的六論(六派),其中一派叫做「吠檀多」(Vedanta),他們認為在語言學裡面,動詞的中心種子是「在」(to be),其它的動詞都是替這個字設限。「彌曼沙」(Mimansa)是另一派,他們認為動詞的中心種子是「作為」(to do),其它的動詞都是從這個字開展而來,是「業」 的哲學思想的濫觴,彌曼沙因此也被稱為「業彌曼沙」。彌曼沙是無神論者,他們相信經書是天啟,但是拒絕承認有個天啟者,同時又重視祭祀的儀軌,以致於被人輕視為是講儀軌的哲學。

業(karma)這個字原本的意義是指「合乎儀軌的行為」,也就是「正業」的意思。這個分二種,一種是受禮儀約束的行為,例如做某種儀式或是祈禱。另一種是合乎道義的行為。受禮儀約束的行為又分三種,第一是日行(nitya),是每天都應該做的,例如要誦什麼特定的咒語。第二是特別行(naimittika),是在特別的日子應該做的行為,例如每年才有一次的節日儀式,或者是為初生嬰兒或是婚禮所做的儀式。第三是為了要滿足某種特別的要求而做的儀式,例如要求財、求生子息等等,不是應該做,而是可做可不做的。合乎道義的行為是為幫助他人而做的行為,古時候列出來這方面的行為像是對窮人布施食物,為地方修橋補路等等。

彌曼沙學派詳盡地把這些合乎儀軌的行為做了一番整理和歸類,然後就提出一個特別的觀念,就是「業力」(apurva)這個字,這是彌曼沙學派關於業的理論的核心所在。不過在我所讀過的西方學者對於業的著作中,只法國學者Guenon在他的著作中有討論,此外幾乎沒有人提到這個字。這個字要表達的觀念是說明因果之間的關係。譬如說,你做了禱告、火祭等等合乎儀軌的行為,可能在50年乃至50世以後才結果。這行為同結果之間是怎麼連接的,是怎麼跨過時空的?彌曼沙學派的答案是,你的行為,像是持咒、祈禱,會生出非常細致的能量,這能量就叫做業力,會儲存到你內在,等到一定的時機到來,就會生出果來。他們不認為是有個神在接受你的供養,並不是有個神被你的善行所打動,然後才用善果來獎勵你。彌曼沙的理論是,這行為本身,這咒語本身,就蘊有能量,這就是神,就是神性。所以,他們主張並不是神造了你,反而是你在造神。你能造神,因為你的善行替你自己生出來神聖的能量。

例如你們在聽我上課,我要你把所聽到的寫成報告,像意外事件的目擊者在報告事件的經過,可能你們每個人寫出來的報告都不同。因為我的聲音一接觸到你的感官,就成為感官的經驗與你現有的心念混在一起,這就是你以為自己所聽到的。任何的愛語、爭吵,也都一樣。所以你應該時時懷疑自己掌握的是不是「事實」,不要隨便作出解讀事實的行為。也許他並不是那個意思,也許他並不是這種人,也許我並沒有明白。

重點不是我做了什麼樣的解讀,而是到底我裡面是「什麼」在做解讀。如果你找得到那個,你對任何事件的解讀將會大大不同,而且,任何行為、任何事件都會把你帶到你自己的內在。這可是一門非常、非常微妙的本事,可能要用上好幾輩子才能搞通,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然後你才能照見自己內在累世以來所積聚的,也就是「心印」(samskara)這個字的意義。

我們常常使用samskara「心印」這個字,可是卻不見得完全了解它所代表的意義。以我來講,在讀到了佛教是如何使用這個字之後,才對它又有了新一層的認識。Samskara有「過程」、「運行」的含義。任何一種的進行都是samskara。例如在我們講梵文的家庭中,你要問:飯煮好了嗎?或是問裁縫:衣服做好了嗎?都要用到samskara這個字,就是問飯或是衣服進行到什麼程度了,處理完了嗎?因此,我們的內在也不是處於不動的狀態。我們所經驗到的、我們的心印,不是像堆在房子裡的家具,不是你把它扔在屋中,外出歸來後,它仍然在那裡沒動過。我們的人格是在永遠不停地被加工、又加工的動態中,這變動不居的加工過程就是心印。

所以你可不要講,「我就是這種個性。」你一這麼說,就又為自己做了一次小小的加工。你說,「我無法作出改變」,或者「我不想改變」。有這個念頭,就是又替自己加工一次。你說,「我願意為你把這個習慣改掉」,也是替自己的人格在加工。心印和記憶不同,記憶是停留在淺層的。明天你記得自己說過,「我願意為你把這個習慣改掉」這句話,這是記憶。但是心印比記憶要深,這同一句話會去到底層,被投入像是在煉藥的丹爐之中,和其他無數的成分融在一起,不能再單獨挑出來。

譬如,你說:「你昨天對我所說的話,我今天想到就生氣。」表面上聽來,好像是記憶勾起了某種情緒反應,是必然會發生的。可是我們知道,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人聽起來,會有不同的反應。所以會引起你不同的反應,一定是你內在的成份不同的緣故,才讓你「選擇」作出某種特別的反應。這就是心印在作用,所以這短暫的記憶讓你生起特定的反應,然後這反應又成為一種心念,又成了新的心印。這個過程發生的極快,一般人不容易意識到。所以無論你要開口說什麼或者要做什麼事之前,都是先起了念頭。你應該先自問:如果我起了這樣的念頭,會為我自己留下什麼樣的心印?


心印都是我們為自己加上去的,你有選擇的自由。在念頭起來的時候,你要為它加上什麼顏色、加上什麼情緒之前,先決定這是不是你要給自己的心印,這個步驟本身就是在為自己的人格做加工處理。能常常有這樣的警覺心,能常常這樣做,時間一久,你就會變得不同。幾年不見的朋友,再次見到你的時候,一定會發覺你的人格氣質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業,不僅是說你有什麼遭遇是你自己的行為所造的果。更細致地講,在你有什麼行為之前,是你先把自己塑造成什麼人格。你心中存想的神,是你為自己造的,那麼你內在就累積者神聖的「業力」。這股能量到因緣具足的時候,自然會顯現,就像葉子在樹上長出來。

所以,不要問,我應該做什麼?而是要問自己,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不要想,我該採取怎麼樣的行動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結果。而要想,我該是個怎麼樣的人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去找人格的建築師,向他索取你要的人格藍圖,依照他的藍圖把你內心的房子建起來。這就是正確了解業的人應該要做的。

我用了不同的角度來談業,你需要花點時間去消化,然後付諸實行。這方面最好的哲學是印度的《薄伽梵歌》以及中國的《老子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