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清明愉悅心 CHITTA-PRASADANAM

清明愉悅心

斯瓦米韋達

翻譯sujata

 

帕坦伽利《瑜伽經》第二章中的瑜伽八肢通常被認為是瑜伽的精髓。然而大家必須銘記在心的是,從《瑜伽經》第二章修行篇(saadhana-paada) 28 經開始,是針對鈍根(mrdu-samvega )(意思是:學生的進步和動能程度較為遲緩)的修道者(saadhaka)而定,正如 YS 1.21-22 及其註釋中所定義的那樣。

 

第一章的三摩地篇(samadhi-pada)主要是針對利根者(teevra-samdega) 所述,然而三摩地篇的教義中,有關瑜珈的通行定義和修行法門卻經常被人所忽略。無論透過精準的明確陳述或是透過暗示,三摩地篇中是否包含類似第二章的戒律修行方法,以供利根者練習呢?

 

我們的答案是有的,那便是瑜珈經中的1.33

Our answer is in YS. 1.33:

Maîtree-karuNaa-muditopekShaaNaam

sukha-duHkha-puNyaapuNya-viShayaaNaam bhaavanaatash chitta-prasaadanam.

bhaavaartha 的意思=釋義):透過對快樂者修習慈愛、對受苦者修習慈悲、對修行有成的有者修習為之喜悅以及對違戒無德修習無差別對待,心域將可變得愉悅而

 

這經文看似淺顯,實則卻意義深遠;透過研讀古代《瑜伽經》釋論大師們(始於威亞薩)的解釋,這一經就會變得更為清晰。威亞薩補充道:

 

「透過實踐這些,能生起光明的德行(shukla dharma或光明的屬性),從而使心域變得愉悅而清明;由於愉悅而清明,心域便能達到穩定和靜止的狀態(sthiti-pada)。

 

在我們當代的用語中,pra-sanna這個字通常用來表達「高興」。在古經典中,它則意味著愉悅,因為它是清澈光透的。例如,在蟻蛭(Valmiki)的《羅摩衍那》(Ramayana)中,聖人巴拉德瓦賈(Sage Bharadwaja)向羅摩指著一條美麗的山間溪流說:「看啊,那是多麼的怡人(pra-sanna),就像是德行高尚的聖者之心一般。

 

將比喻中的upmaanaupameya (類比詞與類比形容詞) 顛倒過來,可知聖人的心如山澗般愉悅而清澈。這就是瑜珈經中「 pra-saadana 」所暗示的意義。

 

只有這樣的心,才能在禪定中穩定下來,才能達到理想的寂止。

 

它回答了修行者常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心在冥想時無法安定下來?為什麼它總是徘徊遊蕩?答案就隱含在經文中:親愛的修道者啊,你的心總在游移,無法達到穩定和寧靜,是因為你沒有透過修習四梵住來使心變得愉悅而清明啊。

 

我把這稱為情緒淨化。如果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淨化情緒,就不可能達到心的清明愉悅,也因此,心在冥想時無法得定,而唯有冥想才能為我們帶來穩定和內在的靜止。I term this as emotional

 

釋論者進一步探討了這些練習的心理學。Vachaspati Mishra (VM) 指出(以下乃轉述VM):

 

「這部經闡述了使心域變得愉悅、清明的方法和手段,以作為化解負面屬性,如惡意(asooyaa)等。因為尚未淨化精煉的心充滿這些惡意等屬性,因而無法到達三摩地,也無法練就到達三摩地的支持手段和方法。

 

這些修行是淨化精煉心域的方法(pari-karman 淨業)。

 

其作用原理如下:

 

當一個人能對那些快樂、舒適的人修習友善時,他心田中嫉妒的黑暗污點就會被消除。

 

當一個人修習慈悲時,他能夠如同想為自己消除痛苦一樣,也希冀、傾向為他人拔除痛苦,如此,任何意欲傷害他人的傾向的黑暗污點就會消失。

 

當一個人因看到其他有德的眾生而生出喜悅時,懷抱惡意的黑暗污點就會被消除。

 

當一個人培養捨心,保持中立(madhya-stha)時,那麼對人不寬容的黑暗污點就會消失。

 

如能透過這些讓自己產生變化,那麼躁動的(rajasic)和陰暗的(tamasic)的質性就會停歇,光明德行(shukla dharma)就能產生並增長。這意味著修道者將可透過提升悅性而變得昌盛。

 

這種愉悅清明的心境就會變成他自然的狀態,將有利於心波(vrttis)的止息。如此透過上述方法,心域將變得清明愉悅,進而達到穩定和靜止。

 

沒有這四種慈、悲等正確的態度,後續經文所闡述的方法就無法修練成功。」

 

我們應當銘記在心,瑜珈經1.33 是一條統領經文(adhikara-sutra),所謂的統領經的意思是說,它不僅起始了一個新的主題,並且將「掌控」後續經文的內容。「心域清明愉悅」這個複合詞的概念,將一直持續隱含到第 39 經,這就是所謂的「接續重覆(anu-vrtti) (譯註:前一條規則對後一條規則的持續影響),而一連串修行的成果將載於第 40 經。

 

透過自我的四淨業(pari-karman),能夠克服的不良特質並不限於上述所列清單。智比丘(VB)如是說:(以下來自VB)

 

「所有其他不合乎瑜珈之道的特徵,例如欣戀(raaga)和厭斥(dveSha)(請參見瑜珈經第二篇第三經之後)等都包含在內,暗示...

 

由此,心域變得愉悅而清明,達到穩定和靜止的狀態(sthira),也就是說,心不再會從冥想中溜走。」

 

這些練習是佛教冥想的核心,也被稱為四梵住(brahma-vihaara),即梵之嬉戲。我們在此翻譯了佛教密宗修行的主要文本《成就法鬘Saadhana-maalaa》第 56 章中的相關部分。它不僅給出了四梵住的理論解釋,而且還為詳細的冥想練習提供了指導,這裡只翻譯了其中的「序分」部分。其餘的最好不要從書本上學習,而是從精通特定法門的大師那裡接受啟蒙。以下是第 56 章的第一部分(為了更方便解釋,我們將原文中複雜的段落分成了幾個小段):

 

「首先,已接受咒語啟引者,應以舒適坐姿(sukha-asana)坐在一個順心之處,觀想心輪音節內所顯現的一輪明月(註解1:這需要視覺化特定脈輪的音節。)

 

在那輪明月之中,人們觀想「dheeh」這個音節(智慧佛文殊菩薩(Manju-shri)的種子咒)

 

該音節和月亮的光芒,消除了他心中的黑暗,行者依下列順序,沉思深觀(vi-bhaavayet,浮現於一己之內)四梵住。

 

何謂友愛(maitree)?對一切眾生之愛,宛如對自己獨生子之愛。

 

何謂慈悲(karuNaa)?欲救渡世間眾生於三種苦海。

 

何謂喜樂(muditaa)?當某人培育善根(kushala)因而獲得快樂、安適與自在(aishvarya)時,修道者見之為之欣喜。

 

何謂捨心(upekShaa)?中立傾向自然流向(a)透過謙卑懇求來調化冥頑者,以及(b)仁慈利他之品質。

 

若能透過沉思深觀( bhaavanaa )培育四梵住者[下一步禪修為]…

 

我們由此可見此四重修行的深奧之處,它不僅結合了改變修行者的態度,更是大乘佛教修行冥想的重要法門。

 

威亞薩、VM VB 等評論家的陳述中可以明顯看出,如果不能遵行觀察清明愉悅心,也就是成功精煉心域和淨化情緒,任何瑜伽的修行都難以成就。

 

為何瑜珈老師未能向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瑜珈學生和練習者,大聲而清晰地傳達此一訊息,確實是一個令人困惑的謎題,這是一個有待匡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