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波蒂亞尼爾森的人生五章沉思
sujat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我走在街上。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坑。
我掉了進去。
我迷路了……我無助。
這不是我的錯。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出路。
第二章
我走在同一條街上。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坑。
我假裝沒看見。
我又掉了進去。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又回到原點了。
但是,這不是我的錯。
我還是花了很長時間才爬出來。
第三章
我走在同一條街上。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坑。
我看到了它。
我還是掉了進去。這已經變成習慣了。
我睜著眼睛。
我知道自己在哪裡。
這是我的錯。我立刻爬了出來。
第四章
走在同一條街上。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坑。
我繞過了它。
第五章
我走上另一條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我們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讀完這篇短文,我想不少人都會有共鳴,這說的不就是我們的人生嗎?這五個階段,目前的你,走到哪一步了?
從一開始的無知期:掉進坑裡,覺得自己好衰,總是怪罪是別人的錯(這裡是馬路的錯)。慢慢演變為第二期的矇混依然瞎走期:明明看到坑了,卻假裝沒看到,結果還是掉進去。
終於我們不再怪罪他人,到了第三階段的覺醒期,這是明知故犯但自我承擔期,眼睜睜看著自己掉下去,雖然痛,但是自己選擇的痛。
到了第四階段學乖期:這一次,我看見了坑,我也學會繞過去了。但最有智慧的是,最後的另闢他徑蛻變期:我決定,換一條路走。
有智慧的人,或許可以不用總是經過五階段,能夠在第一時間意識到,這裡有坑,選擇另闢道路。而更多的是無明者,始終在第一、二徘徊不去,依然不肯承擔自己的過錯,總認為別人虧欠了他。
如果現在要在紙上寫下一個你反覆跌進去的「坑」,那會是什麼?是某種特定的戀愛模式、無法拒絕別人的習慣、還是拖延症?
在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我們常說「我是不得已的」但其實是我們選擇了「裝沒看見」?
掉在「坑」裡的時候,你是責怪老天的不公?還是慶幸自己還有爬出坑的幸運?
人生不是老天爺決定的,
每一條選擇的組合,就構成了所謂的「命運」。
OM~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