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瑜珈養生觀 ~~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瑜珈養生觀 ~~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現在很流行的一個養生觀念是所謂的「整體健康」(Holistic Health)。「整體」(holistic)這個詞是源自於希臘文的holos,等於是梵文的purnata,意思是:個體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圓滿完整的,而且個體作為一個整體而言,是大於它各個組成部分加起來的總和,而整體也是圓滿完整的。holos這個字的另一個連帶意義是英文的holy,表示神聖純潔。因此,「整體健康」追求的目標是整體的健康,意思是人格中所有的部分都是調和的。holos要表達的意義不僅是一種過程或是一個狀態,而是終極的完成、實現。這個字常常是使用在火祭聖禮中,例如印度人做火供祈請神明祝福的儀式中,當所有的供品都投入火中了,表徵儀式完成,神明接受了祈請,就叫做「圓滿」,也就是古希臘的哲學家和祭師所心儀的holos。印度人到今天還會在火供儀式完成時唱誦「功德圓滿」的咒語:

Purnam adah purnam idam
purnat purnam ud-achyate
Purnasya purnam a-daya
purnam evava-shishyate

彼是圓滿 此是圓滿 (圓滿有完整、完成、完美、完善的含義)
圓滿是從圓滿中提出;
將圓滿減去圓滿
所餘者還是完整的圓滿。

這裡對圓滿的頌詞,它的概念和數學中、哲學中對「無限」這個概念的定義是相同的。

依照「整體健康」的字面意義,要做到這樣的圓滿,在心態上就要將人格視為是神聖的,也就是哲學中將人格比作「神的殿堂 」,是健康的人、病人、治療者,都要虔誠而仔細照料的神殿。

健康這個字(health)也意謂著治療(healing),健康與治療這二個英文字又源自於古老的撒克遜字「整體」(whole)。在印度,與「健康」對等的字是svasthya,是形容sva-stha的狀態。sva-stha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安住、自足、自在,更高一層次的意義是,安住於自己無邊無際的本性中。這意謂著,如果沒有體悟到自己內在那無限的神性,任何促進健康的手段都只是片面的,是不可能得到永久而完整的健康。sva-stha這個字離不開自己的本性,所以「整體健康」就是不仰仗自己以外的因素,要安住於自己全部要素所組成的整體中。如果有任何缺陷,不論是生理、心理或是心靈上的缺陷,如果不是完整的整體,就是種疾病。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能有個幸福快樂的人生。但是假如我們不認識構成生命各個成分,你要怎麼讓它們調和地運作?根據印度古代的養生醫學,也就是阿育吠陀(ayur-veda)的理論,每一期的生命,每個生命的過程,都是覺性的連續,是由四個部分結合而成的:身體、官能 、心意、心靈。唯有認識了這四個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才算是真正了解生命的過程,我們才會了解,只有完整的整體才是健康,我們才能明白缺陷對健康的影響。要對治各項缺陷,我們就要先認識它們的成因。

斯瓦米拉瑪在《整體健康 》那本書中寫道:「現代的人都在扼殺自己的良知」。這裡的良知指的是對自己神聖、圓滿本性的覺知。我們對健康的訴求,都是片面的,因為我們沒有把構成生命過程的四個因素通通列入考慮。例如,在治療骨折的時候,我們只研究骨骼的康復。我們知道病人是「如何」骨折,可是我們是否知道他「為何」會骨折?為什麼他會心不在焉以至於發生意外?在生理狀況相同的情況下,在血紅素指數等等因素都相若,為什麼某個病人比另一個病人康復得快?

又例如,現代醫學對於免疫系統的作用有很深入的研究,可是為什麼有的時候身體會跟自己作對,讓免疫系統不能發揮作用?意志在免疫系統作用中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意志又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心的所在又是什麼地方?意志是藏在心的哪個角落,我們能不能把它找出來分析一下呢?

阿育吠陀在談論疾病的時候,用了二個詞:惱(adhi),病(vyadhi)。惱是心理的不滿足、不快活的狀態,是由於貪婪、欲求、忿怒等等不聖潔的態度所引起的。這些是心靈和心理上的疾病。生理上的疾病,就叫做病。我們在阿育吠陀最重要的文獻「查拉克文集」中,反復地讀到:所有生理的病,都是由惱所引起的。這其中的因果關連,在有的生理疾病是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它是由什麼樣的心理和心靈的惱所引起的。而有的就不是那麼明顯,因為它是和業力有關,細微身 是怎麼運作可不是肉眼可以看見的。

阿育吠陀認為像忿怒、妒嫉、貪婪等等,都是種心理疾病,有心靈上的成因。當心靈修行的功夫深了,就逐漸削弱惱的強度,進而可以消除引起生理疾病的成因。所以我們要充分了解二個方面:心靈與心理的關係,身體與官能的關係。唯有充分掌握了這二方面的知識,才能夠全面地診斷出疾病的成因。例如,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活恐懼之中的人會招致危險上身,為什麼免疫系統失效是種自殺的形式。斯瓦米拉瑪說:「任由恐懼擺佈就簡直是自殺」。所以如果不從改變心理態度著手,就算做再多的有形治療,療效也不會持久。只有先把根本的惱治好了,才能夠預防身體的疾病,才能夠讓疾病痊癒。

惱和病的相反面是三摩地(samadhi)。阿育吠陀談的三摩地是什麼?三摩地字面意義是和諧聚集、圓滿解決、把對立的融合為一。有衝突、有不平衡的地方,三摩地帶來統一、和諧、平衡。在心靈修行中,禪定的最高境界也是用到三摩地這個詞。如果心靈、身體、心理不諧調,就製造了惱和病的誘因。只有它們完全平衡了,才會達到三摩地的境界。因此,健康的人的心是平和的,是沉浸在對自己「本我」(atman)的覺知中。本我的「意」將能量注入心念中,同時讓心念保持警覺,不讓心念陷入昏沉以致於不能保持正當的念頭、情感、行為。

我們說的不只限於大家所熟知的心理輔導、心理矯正的手法。現代心理學的理論,是根源於西方對於心和靈的觀念,可是西方的哲學思想,歷經二十六個世紀以來,還沒有辦法對於什麼是「心」(mind),下一個明確的定義。現代心理學祖師佛洛伊德,在他的母語德文中,沒有一個字可以完全表達「心」的全面意思。現代西方世界所理解的「心」,他們對於「心」所做的一切分析,都只是限於「心」的前二種狀態:散亂(梵文是kshpitam)、昏沉(梵文是mudham)而已。他們還沒有研究到什麼是專一(ekagra),什麼是滅定(絕對的定和靜pra-shanta或 ni-ruddha),或者三摩地的狀態。

斯瓦米拉瑪說過:「心專一了,意才有活力」,這句話關鍵所在是「活力」。「意」要活力充沛才有效力,才能有效改變人格的缺陷。所以我們強調,要先學會怎麼去使用、去駕馭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調和了,內在沒有衝突了,我們就可以防止那些會產生傷害的因,例如對別人施以暴力,例如對自己的暴力(壓制自己的免疫系統),等等。我們要做的,不只是把骨折醫好,在幫傷者縫合傷口的時候也要教病人怎麼把心定下來,教他要慢下來,例如把呼吸放慢。

阿育吠陀的文獻說,健康是種samya的狀態,就是人格所有的部分,身體、官能都達到均衡的狀態。在其他經典中,例如《薄伽梵歌》,也一再強調我們要學會怎麼讓心處在平衡 的狀態。心平衡的同義詞是「住於原質」 。「原質」的定義是諧和、躁動、陰暗三者達到完全均衡 。要達到這種絕對均衡的狀態,就非要有專一、禪定的功夫。

也因此難怪印度的醫院一直是附屬於寺廟的,到了近代才分家。拜神和治療在過去都是統一由高僧來領導。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些修道的場所會附設自然療法的單位,與心靈的修行教學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斯瓦米拉瑪會創立「喜瑪拉雅醫院信託」,然後讓它和修道的學院成為姐妹單位。

在我們的喜瑪拉雅醫院服務的醫師和護理人員,每個人都要自己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要學會怎麼放鬆身體,怎麼把心的步調放慢。住在醫院的病人,不論得的是什麼病,我們也教他們正確的呼吸方式,讓他們能把心定下來,否則一般病人很容易受害於心情焦躁而延緩康復。駐院的心靈導師會巡視病房,輕觸病人的額頭,教導提醒他們用心念來幫助自己,加速康復。

我們這個時代所迫切需要的是加強大眾對「整體健康」的意識,目的是應用修證的原理來淨化心靈,防止「惱」病在心中生根,從而有效抑制生理的疾病,降低疾病的強度,縮短康復的期間。

願我們都能實現身體、官能、心理、心靈的調和,也讓這個大地回復她療養眾生之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