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國際瑜珈日_2015年斯瓦米韋達寫給大家的訊息

國際瑜珈日_2015年斯瓦米韋達寫給大家的訊息

作者:斯瓦米韋達
譯者:sujata

寫給那神聖阿特曼在瑜珈中摯愛的顯化者們:

親愛的自性本我:

首先向傳承的承啟者,先聖先哲們頂禮致敬,由於他們的慈悲、直覺和洞見,此永恆的知識得以祝福並且恩賜吾等受益,讓人類靈性發展的歷史得以不斷延續。

我想給大家舉一個近代的典範:

納瑞達穆迪被選為印度總理後,他立即上書聯合國建議設立國際瑜珈日,177個國家史無前例地全部贊成這項提案,自此每年的621日成為國際瑜珈日。

在這一天,所有跟隨瑜珈內在靈性核心的瑜珈人士,無論遵循何種靈性瑜珈支派,皆當聚集一起分享他們的內在經驗,沉思彼此的成長,並且共同進入深層的內在靜默。

在這一天,讓所有那些遵循古典瑜珈體系者,依照聖賢指導的方式一起相聚靜坐,用身、心、靈一起靜坐。

瑜珈可以帶給我們甚麼益處?跟大家分享一個當代範例:

 政治人物在選舉前忙著競選,一般到了選舉結果宣布的當天,他們都會處於極端的亢奮焦慮,不是死守住電視,就是四處打電話查詢通報等等。

現任印度總理,他是受過斯瓦米啟引的人,在等待2014516日公布選舉結果那日,一直到中午12點之前,他都沒有打開電視,他選擇默默一個人獨自地靜坐,這就是一個靜坐者的態度,這就是瑜珈可以帶給我們的,既是最有成就者卻又能保持心靈靜默。 

其後當他拜訪美國時,剛好碰到神聖的齋戒禁食期間,他的行程很滿,他會見了歐巴馬總統好幾次,發表了幾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公開演說,其中有一次是在麥迪遜廣場花園演講,這麼繁忙的行程期間他一直保持齋戒禁食,他無限的能量啟發了所有人,所有人都好奇他源源不斷的能量和魅力的來源何在,那源頭即是他奉行瑜珈和靜坐習慣。

這是一個當代的近例,一個瑜珈幫助我們在世間生活的好例子,而這不過是眾多例證之一而已。

不要推說:我忙著追逐世俗的成功都來不及了,哪來時間靜坐!你可以盡情地去追求並享受成功,但要學會不讓那個追求成為壓力。

瑜珈是什麼?什麼是瑜珈?練習瑜珈會有甚麼改變?

帕坦佳利瑜珈經第一經,首位且公認最具權威的註釋者威亞薩的經文註解是:

Yogah samadhih(瑜珈,三摩地),瑜珈(意謂)三摩地。

"瑜珈三摩地"也是我們國際喜馬拉雅瑜珈靜坐協會(總會設於位於印度瑞詩凱詩斯瓦米拉瑪修道院)的徽章,最真實的古瑜珈經典是這樣來闡述瑜珈的。

而最真實的古阿育吠陀經典<恰拉克論集>(Charaka-samhita)則說:

Yoga moksha-pravartakah,得促使並賦予吾等靈性解脫(moksha)者乃瑜珈。(身論篇Sharira-sthana 1.137)

請大家記住這兩個瑜珈的定義,並廣為告知所有在瑜珈道上修練的人們,無論他們跟隨的是那一條道路。

瑜珈乃三摩地(瑜珈的文獻記載)

得促使並賦予吾等靈性解脫者乃瑜珈(阿育吠陀的文獻記載)

瑜珈有廣大的文獻,我們無法確切知道瑜珈究竟有多少千年的歷史,我們也不知道曾使用過多少語言來描述瑜珈,我即選一個在南印度使用的古典語文卡納達語中的經典詩歌《攝空對談錄》(Shunya-sampadane) 這詞彙的意思是:在永恆虛空之中圓滿,成就,完美。

《攝空對談錄》中,我們讀到有關偉大的大師阿拉瑪帕布( Allama Prabhu)的故事,阿拉瑪帕布進入阿尼米夏德瓦(Animishadeva)的靜坐斗室中,見證了另一位大師的臨在,以下是關於偉大大師的描述:

他的感官部屬們下了岡(感官不再作用)
他的意志靜止於無念
他的眼睛凝住了
他見似未見
他的睫毛不再閃動
他的意識穩固
他不再感受自我
他也不再感受"其他"
介於二元間的空隙消失了
他自己成為全然的他自己
他將所有意欲集中一點,心遁入空境
他自身親證古訓的真義

上空
下空
中亦空

自缺陷中解脫
一切心生表相皆呈空
此乃身入(三摩地)之特徵,是(已經)完成入定實相軌道的印象。

~《攝空對談錄》I.19
(英文翻譯作者 S.C. Nandimath, L.M.A.Menezes, R.C. Hieremath)

這個《攝空對談錄》並非佛教文獻,他是卡納達卡希瓦傳承中最重要的文獻,文中敘述了空的狀態,並解釋了它的意義。英文的翻譯部分不是我的作品,謹向那些仁慈幫助翻譯的作者們致意,請大家沉思這些句子,閱讀,並不斷不斷重複地聆聽。

請問問自己:

我們距離這個瑜珈定義還有多遠,在每天的練習中距離這瑜珈的目標還有多遠,當代對於瑜珈的詮釋又和這個相差多遠?

接著我們引用佛教的教導:

有一位希臘的國王彌蘭王(希臘文是Menandros,英文是Menander,巴利文是Milinda)(西元前165/155-130), 他統治南亞橫跨阿富汗的卡普爾河到今日巴基斯坦旁蔗普的拉維河間的廣大疆土,有一部經典以巴利文(佛陀所說的語言)紀錄了彌蘭王佛教僧人那先比丘(Bhikkhu Nagasena)的對話,原文巴利文直譯稱《彌蘭王問經》(Milinda-panha)

在第六章,王問僧人,一個練習瑜珈的人會表現出怎樣的特質,那先回答列舉了67種實體(譬喻或人或物)以及其相對應的179種練習瑜珈應具備的品質。

順帶一提,希臘王和佛教僧人那先比丘的對話在數百年前被翻譯成短篇的中文《那先比丘經》,在這179種品質中,我們列舉了屬於海的五種,容我翻譯文章如下:認真求道者也可以學習巴利文(是比梵文相對歷史短些的姊妹語)來充分享受該全篇對話的精彩!

佛家僧人回答希臘王,一個瑜珈修行者會具備海的五個特質是

1. 譬如海洋不會容死屍久住。如是,瑜珈修行者不會容許自己困在例如愛戀,厭憎,疑惑,驕傲,自我崇拜(瑜珈老師請特別注意這點),誇大(自誇已經成了偉大的瑜珈王者,即使明明自己連弟子的資格都不具備),忌妒,羨慕,惡意,欺騙,狡猾,粗野,品行不良,煩惱等缺點中。

2. 譬如海洋雖握有珍珠和無數奇珍異寶,卻藏而不露。如是,瑜珈修行者如果獲得了例如正道,正果,靜坐,三摩地,事理一如,洞見,智慧等等珍寶,也應隱藏不輕易示人。

3. 譬如海洋與世間最大的生物共處。如是,瑜珈修行者應該與偉大的尊者為伍,去學習其善如下:少欲少求,知足,言語堅定,行為純正,謙虛,柔軟(溫和的本質),高深,值得尊敬,善於表達,熱忱,喝斥惡行,傾聽他人戒律,與他人說戒律,為人講經,指導他人走向正道,藉由對佛法的讚頌滋養他人的虔誠情懷,為善佈施等。

4. 譬如海洋接引四方數千河川雲雨,從不溢出海洋疆界。如是,瑜珈修行者也應接受四方供養,尊敬,禮拜,稱揚,卻不逾越戒律界線。

5. 譬如海洋接納四方數千河川雲雨,但卻從不因容量已滿而溢出。如是,瑜珈修行者不可自滿已飽所學,應持續學習,說法,聽戒,沉思,檢視,深度研讀哲學和經典。

~巴利文《彌蘭王問經》Milinda-panha-pali. 6.2.10

願你們能在此生就成就這179個品質,要立下壯志!

我祈禱並將此沉思獻給我的上師,喜馬拉雅山傳承之斯瓦米拉瑪、傳承中所有給予我們教導的前輩,以及所有在深度冥想中建立瑜珈科學的聖哲,先賢們。

我祈願諸此瑜珈活動修行者和參與者都能得諸此瑜珈之功德。
願你們的瑜珈是成功的!(Yogo vah sa-phalee-bhooyaat)
這裡使用的動詞詞態在梵文中隱表著祝福的心。

我邀請大家來到我們位於恆河邊的修道院,數千年來,恆河一直是瑜珈士靜默漫遊以及默默等待那些具備資格、準備好的人的地方。

最後分享來自另一個傳承韓國佛教的彼此道別用語,韓國佛教徒在分手時會說:願你早日開悟。

帶著這樣的心,進入靜默,進入神聖的殿堂,那是你的五層三重身,去經驗靜止,心靈的安靜,讓心靜止。

放鬆你的額頭,把你的覺知帶到你呼吸的流動,帶著感恩尊重的心接受這呼吸的禮物。

感受你呼吸在鼻腔流動時的觸動,輕柔、緩慢、平順的呼吸,沒有頓挫,沒有心的頓挫,輕柔,緩慢,平順的呼吸沒有頓挫。

選擇任何你宗教或傳統的神號或聖母的名字,不要唸出來,也不要留在舌邊,請默誦。

就只是感受鼻腔中呼吸的流動和觸動,吐氣默念祂的聖名,吸氣默念祂的聖名,

有個人咒語的人可以使用自己的咒語,或者依照你自己的信仰使用神或者聖母的名字,如果你沒有信仰,請練習數息,吐氣數一,吸氣數二,

感受呼吸在鼻腔的流動和觸動,讓聖名和心也一起跟著呼吸流動...

持續保持輕柔平順的流動...

沒有頓挫,沒有止息,觀察你的心,聖名和呼吸如何結合為意識之流,在那意識之流中流動著...

保持這份流動的覺知,輕輕地張開你的眼睛,讓這安靜的心、聖名與呼吸成為合一的意識,在眼睛睜開後依舊持續的流動著。

請立願在一整天中許多許多次的時間裡,都要讓心回到此刻的平靜。

願你的瑜珈成功!願你早日開悟!

摩訶曼陀羅自在天 斯瓦米韋達帕若提(博士)
斯瓦米拉瑪修道院  印度,瑞詩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