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斯瓦米韋達靈性釋疑

斯瓦米韋達靈性釋疑


Q我該如何在靈性生活和世俗家庭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我想多花時間去冥想,去從事奉獻服務,但是又必須顧到家事和工作的需要。要如何兼顧?


A愛和奉獻要先從家庭做起。如果你還沒有學會無私地為自己最親的家人奉獻服務,那麼在這個圈子之外所從事的任何奉獻服務都不免會被一股細微的自我意識所染汙。萬般修行都不如在家人的修行來得高。隨順適應的本事就是種生活的藝術,這必須要在家庭生活的實踐中去學習。家庭就是磨你、煉你的場所。要考驗某人的靈性是否進步了,我一向都是先去觀察其人際關係狀態。如果他的人際關係變佳、更無私、多一分隨順、少一分苛求,那麼我就可以判定他的靜坐功夫進步了。否則,他的靜坐和奉獻服務一定有所不足。


從另一個層次而言,一般人在從事所有的活動時所用到的只不過是表層心識的一小部分,如同淺灘中的波浪。冥想者去到心識大洋的深層地帶,會發現那兒從來都是一片寂靜。所謂的行動瑜伽就是在行事中實踐瑜伽之道,學會這門藝術之人即使在世間活動之中仍然能保住不失那個寧靜深處之覺。要學這個功夫就得跟到一位和你有著深厚連結的師父,而這位師父所服膺的哲理是:唯有在斷食中才用餐,唯有在靜默中才言語,唯有在靜止中才行動。


 


Q我要怎麼知道自己走對了路?有的人選定了一條路,就堅定不疑地走下去,可有的人要試過一條、二條、三條乃至更多條路才知道自己的方向。


A在瑜伽,所有的道途都是從喜馬拉雅這一條路所分出來,又都回歸融入這條路。它們基本上就只是一條路,王者瑜珈之途,只不過途中有著許多能讓人去探索的旁支。凡是經過啟引登入喜馬拉雅王者瑜伽堂奧之人,會視種種不同的冥想和靈修法門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他遲早會接觸學習到每一種個別的法門,但是能始終保持在一條核心之道上。選上這條適合他個人的核心之道會需要時間,要在經過漫漫尋覓、嘗試、摒棄、體會之後才能成形。


求道之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中,往往因為自己的習氣,往世所累積的心印在特定的時段中展現出來,會跟某種教授的風格或教師的人格特質相應,就被不同的老師所吸引。但是,如果他能學會聆聽內在的自己,在經過多番嘗試之後,時間到了他那內在的自己就會想要定下來。


不過也有一種情形是,求道之人可能已經進展到了某個地步,所以他的靈性師父會前來找到他吸引他。他從師父那兒得到的體驗會讓他選定自己該走的路,此後不再動搖。無論我們最後找到的是哪一條路,我們都要謹記不忘:所有的冥想法門都分自也都會回歸到喜馬拉雅那一條路上。


 你們該去讀斯瓦米拉瑪的那本《Choosing a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