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斯瓦米韋達的新年祝福

我藉此機會向你致意。

祝福你,願靜默的聖潔持續在你內在永不停止的展延。
我祈禱這特別的一年,可以讓我們共同的靈性的願望實現。

當你歡慶這個時節,要記起你每次持誦靜默夜,聖善夜時的那份神聖。

只有靜默是神聖的。我祈禱你能持續每天坐下來靜坐,那些持續靜坐者,將逐漸學習在靜默中讓問題得到解決。

你會發現在接下來的一年,你的靈性內在中心會更細微、深沉並強烈。我預見這會發生,並祝福你們能與我分享這成長的經驗。

願我們在這季節共享的愛陪伴你一整年,我祝願喜樂、繁盛以及恩典降臨在你與你所愛的人身上。

喜馬拉雅傳承的僕人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瑜珈養生觀 ~~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瑜珈養生觀 ~~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現在很流行的一個養生觀念是所謂的「整體健康」(Holistic Health)。「整體」(holistic)這個詞是源自於希臘文的holos,等於是梵文的purnata,意思是:個體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圓滿完整的,而且個體作為一個整體而言,是大於它各個組成部分加起來的總和,而整體也是圓滿完整的。holos這個字的另一個連帶意義是英文的holy,表示神聖純潔。因此,「整體健康」追求的目標是整體的健康,意思是人格中所有的部分都是調和的。holos要表達的意義不僅是一種過程或是一個狀態,而是終極的完成、實現。這個字常常是使用在火祭聖禮中,例如印度人做火供祈請神明祝福的儀式中,當所有的供品都投入火中了,表徵儀式完成,神明接受了祈請,就叫做「圓滿」,也就是古希臘的哲學家和祭師所心儀的holos。印度人到今天還會在火供儀式完成時唱誦「功德圓滿」的咒語:

Purnam adah purnam idam
purnat purnam ud-achyate
Purnasya purnam a-daya
purnam evava-shishyate

彼是圓滿 此是圓滿 (圓滿有完整、完成、完美、完善的含義)
圓滿是從圓滿中提出;
將圓滿減去圓滿
所餘者還是完整的圓滿。

這裡對圓滿的頌詞,它的概念和數學中、哲學中對「無限」這個概念的定義是相同的。

依照「整體健康」的字面意義,要做到這樣的圓滿,在心態上就要將人格視為是神聖的,也就是哲學中將人格比作「神的殿堂 」,是健康的人、病人、治療者,都要虔誠而仔細照料的神殿。

健康這個字(health)也意謂著治療(healing),健康與治療這二個英文字又源自於古老的撒克遜字「整體」(whole)。在印度,與「健康」對等的字是svasthya,是形容sva-stha的狀態。sva-stha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安住、自足、自在,更高一層次的意義是,安住於自己無邊無際的本性中。這意謂著,如果沒有體悟到自己內在那無限的神性,任何促進健康的手段都只是片面的,是不可能得到永久而完整的健康。sva-stha這個字離不開自己的本性,所以「整體健康」就是不仰仗自己以外的因素,要安住於自己全部要素所組成的整體中。如果有任何缺陷,不論是生理、心理或是心靈上的缺陷,如果不是完整的整體,就是種疾病。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能有個幸福快樂的人生。但是假如我們不認識構成生命各個成分,你要怎麼讓它們調和地運作?根據印度古代的養生醫學,也就是阿育吠陀(ayur-veda)的理論,每一期的生命,每個生命的過程,都是覺性的連續,是由四個部分結合而成的:身體、官能 、心意、心靈。唯有認識了這四個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才算是真正了解生命的過程,我們才會了解,只有完整的整體才是健康,我們才能明白缺陷對健康的影響。要對治各項缺陷,我們就要先認識它們的成因。

斯瓦米拉瑪在《整體健康 》那本書中寫道:「現代的人都在扼殺自己的良知」。這裡的良知指的是對自己神聖、圓滿本性的覺知。我們對健康的訴求,都是片面的,因為我們沒有把構成生命過程的四個因素通通列入考慮。例如,在治療骨折的時候,我們只研究骨骼的康復。我們知道病人是「如何」骨折,可是我們是否知道他「為何」會骨折?為什麼他會心不在焉以至於發生意外?在生理狀況相同的情況下,在血紅素指數等等因素都相若,為什麼某個病人比另一個病人康復得快?

又例如,現代醫學對於免疫系統的作用有很深入的研究,可是為什麼有的時候身體會跟自己作對,讓免疫系統不能發揮作用?意志在免疫系統作用中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意志又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心的所在又是什麼地方?意志是藏在心的哪個角落,我們能不能把它找出來分析一下呢?

阿育吠陀在談論疾病的時候,用了二個詞:惱(adhi),病(vyadhi)。惱是心理的不滿足、不快活的狀態,是由於貪婪、欲求、忿怒等等不聖潔的態度所引起的。這些是心靈和心理上的疾病。生理上的疾病,就叫做病。我們在阿育吠陀最重要的文獻「查拉克文集」中,反復地讀到:所有生理的病,都是由惱所引起的。這其中的因果關連,在有的生理疾病是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它是由什麼樣的心理和心靈的惱所引起的。而有的就不是那麼明顯,因為它是和業力有關,細微身 是怎麼運作可不是肉眼可以看見的。

阿育吠陀認為像忿怒、妒嫉、貪婪等等,都是種心理疾病,有心靈上的成因。當心靈修行的功夫深了,就逐漸削弱惱的強度,進而可以消除引起生理疾病的成因。所以我們要充分了解二個方面:心靈與心理的關係,身體與官能的關係。唯有充分掌握了這二方面的知識,才能夠全面地診斷出疾病的成因。例如,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活恐懼之中的人會招致危險上身,為什麼免疫系統失效是種自殺的形式。斯瓦米拉瑪說:「任由恐懼擺佈就簡直是自殺」。所以如果不從改變心理態度著手,就算做再多的有形治療,療效也不會持久。只有先把根本的惱治好了,才能夠預防身體的疾病,才能夠讓疾病痊癒。

惱和病的相反面是三摩地(samadhi)。阿育吠陀談的三摩地是什麼?三摩地字面意義是和諧聚集、圓滿解決、把對立的融合為一。有衝突、有不平衡的地方,三摩地帶來統一、和諧、平衡。在心靈修行中,禪定的最高境界也是用到三摩地這個詞。如果心靈、身體、心理不諧調,就製造了惱和病的誘因。只有它們完全平衡了,才會達到三摩地的境界。因此,健康的人的心是平和的,是沉浸在對自己「本我」(atman)的覺知中。本我的「意」將能量注入心念中,同時讓心念保持警覺,不讓心念陷入昏沉以致於不能保持正當的念頭、情感、行為。

我們說的不只限於大家所熟知的心理輔導、心理矯正的手法。現代心理學的理論,是根源於西方對於心和靈的觀念,可是西方的哲學思想,歷經二十六個世紀以來,還沒有辦法對於什麼是「心」(mind),下一個明確的定義。現代心理學祖師佛洛伊德,在他的母語德文中,沒有一個字可以完全表達「心」的全面意思。現代西方世界所理解的「心」,他們對於「心」所做的一切分析,都只是限於「心」的前二種狀態:散亂(梵文是kshpitam)、昏沉(梵文是mudham)而已。他們還沒有研究到什麼是專一(ekagra),什麼是滅定(絕對的定和靜pra-shanta或 ni-ruddha),或者三摩地的狀態。

斯瓦米拉瑪說過:「心專一了,意才有活力」,這句話關鍵所在是「活力」。「意」要活力充沛才有效力,才能有效改變人格的缺陷。所以我們強調,要先學會怎麼去使用、去駕馭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調和了,內在沒有衝突了,我們就可以防止那些會產生傷害的因,例如對別人施以暴力,例如對自己的暴力(壓制自己的免疫系統),等等。我們要做的,不只是把骨折醫好,在幫傷者縫合傷口的時候也要教病人怎麼把心定下來,教他要慢下來,例如把呼吸放慢。

阿育吠陀的文獻說,健康是種samya的狀態,就是人格所有的部分,身體、官能都達到均衡的狀態。在其他經典中,例如《薄伽梵歌》,也一再強調我們要學會怎麼讓心處在平衡 的狀態。心平衡的同義詞是「住於原質」 。「原質」的定義是諧和、躁動、陰暗三者達到完全均衡 。要達到這種絕對均衡的狀態,就非要有專一、禪定的功夫。

也因此難怪印度的醫院一直是附屬於寺廟的,到了近代才分家。拜神和治療在過去都是統一由高僧來領導。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些修道的場所會附設自然療法的單位,與心靈的修行教學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斯瓦米拉瑪會創立「喜瑪拉雅醫院信託」,然後讓它和修道的學院成為姐妹單位。

在我們的喜瑪拉雅醫院服務的醫師和護理人員,每個人都要自己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要學會怎麼放鬆身體,怎麼把心的步調放慢。住在醫院的病人,不論得的是什麼病,我們也教他們正確的呼吸方式,讓他們能把心定下來,否則一般病人很容易受害於心情焦躁而延緩康復。駐院的心靈導師會巡視病房,輕觸病人的額頭,教導提醒他們用心念來幫助自己,加速康復。

我們這個時代所迫切需要的是加強大眾對「整體健康」的意識,目的是應用修證的原理來淨化心靈,防止「惱」病在心中生根,從而有效抑制生理的疾病,降低疾病的強度,縮短康復的期間。

願我們都能實現身體、官能、心理、心靈的調和,也讓這個大地回復她療養眾生之母的角色。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與大師對談 斯瓦米韋達與學生的問與答QA

學生問: 我很困惑是否真的有神呢?我不太能接受「轉世」的概念,是否有其它的外力在安排這件事?

斯瓦米韋達:
純粹從靜坐的角度來看,你毋須在乎是否有神,因為靜坐跟神是扯不上關係的。我們剛剛說的有神論或無神論,只是不過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但你在靜坐時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至於是否真有轉世,或究竟是誰安排了這件事,如說它是靠外力安排的,這是一種觀點,但從我們的觀念看來,轉世完全是自己的行為所招致的後果。

「業」與「轉世」是一個大哉問,可單獨作為一堂主題課程來討論,現在無法講得很清楚。但你要牢記一個觀念,你的意志是投胎轉世的肇因,所謂的「業」即是「行為」(karma),行為完全受你的意志所影響。一旦你做出行為,就是埋下一粒種子,這粒種子必然會成長。但從現在開始,你升起什麼樣的意志,就會決定下一粒是怎樣的種子。你的下一粒種子完全受到下一個行為的影響,而你已植下的種子,它們自然會依照你栽種它們的方式,結出果實。

若你種的是蘋果的種子,得到的就是蘋果;若你種的是有毒夾竹桃的種子,生出來的就會是有毒的夾竹桃。但處在當下,你接下來會採取怎樣的作為呢?你不喜歡夾竹桃嗎?那好辦,為什麼不去種蘋果呢?

你可以改變原本行為的方向和方式。你想知道下一世會有什麼遭遇嗎?很簡單,只要看你這一世是什麼樣的人就知道了。

你可以自問:我這輩子所培養出來的所有心念加總起來,所呈現的形貌如何?我這輩子說過的所有言語、字句,有多少是有用的,是對人有利的,是善良的?

由此,你才能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你會注意到,這輩子累積起來,對人做過的行為總和是怎樣的?曾經說過的話語,整體看來是如何的?

將一切加總起來,就能決定你下一步的處境。

若你這一世正處於一個中間階段,雖已到了三十歲左右,你依然有機會改變這世言行的加總,譬如決定從這一刻開始,只說建設性的言語,便是根據意志來改變人生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問: 您曾經提到「頭腦」跟「心」是截然不同的,那是什麼意思?

斯瓦米韋達:
「頭腦」只是一個器官,而「心念」卻是一股能量。兩者的關係就像是磁石及其所蘊含的磁力、銅線及在線中流動的電流、燈泡及所綻放的光芒。

你要明白,燈泡若失去光明,它就什麼也不是,但光明不需要燈泡來彰顯自己。頭腦只是身體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會執行小部分的心念功能,但不能含括所有的心念。心念是一股能量、一個場,頭腦只是一個工具。

但我們要曉得,心念也是一種物質的能量,而且是最細微的物質能量。所以我們不說「心高於物」,因為心就是物,但我們會說「自性高於心念,高於身體」。心念是聯繫自性與身體之間的橋樑,心念粗鈍的一端,就是我們的感官作用;當我們進入深沉的靜坐狀態,連心念的作用都消失、放掉了,達到「本識」的境界,此即心念細微的那一端。

「本識」是一股純淨的能量,跟物質完全無關。「心念」則是非常細緻、無形的,它的另一端是非常粗鈍的、有形的、物質的。所以心念猶如一寬廣的光譜,涵括很多的東西,從細至粗,依據靈性發展的程度,來決定你的靈性跟心識處於哪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問; 當我領到咒語之後,每天都必須在固定的時間持咒,但有時卻無法做到,那該怎麼辦?

斯瓦米韋達:
雖然我們希望你保持規律的練習,但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有雜務纏身,或者外出旅行,都會讓你無法在固定的時間持咒。但在此時,你仍要將心放在靜坐、持咒等固定的練習上,並且保持彈性,不用硬是要求自己非得在一定的時間做這些事情不可。

假如你受到的只是時間上的限制,這不是真正的問題,因這純屬客觀環境的囿限。若你真的想去做,並不是心念在規避練習,這便不成問題。只要誠心發願,便會發現,久而有之,自然會找到解決的辦法,一切皆能化解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問: 我們如何知曉自己還需要淨化情緒和人格?

斯瓦米韋達:
你可在一天結束時回顧一下,今天起過多少痛苦的念頭,興起多少歡樂的念頭?如你還有許多痛苦的念頭存在,代表情緒還需要淨化。

你要明白,許多情緒會引起痛苦的念頭,例如身體疼痛時會覺得痛苦;又譬如許多人傷害了我,或遭逢各式各樣的處境,會感到不舒服。但一個心靈完全純淨的人,若是跟你處在相同的境地當中,他所會起的反應,只有微笑。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兩性之間~~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兩性之間~~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世界上很多的民族文化和傳統哲學中都有兩性同體(Androgyny)的概念,認為每一個人都同時具有陰和陽的性質。沒有人是純粹的男性,沒有人是純粹的女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部分是陽性,一部分是陰性,只不過其中某一部份比另一部份發達罷了。這是根據我們個人從前世帶來的業力而定,因此形成我們現在的男女之身。目前的醫學研究也說,人類的胚胎在剛成形的時候,都是陰性的,其後才慢慢因為某些器官的不同分成男女兩性。

每當我講人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性質於一身,你們可能就會認為我在講所謂的單性(unisex)的概念,我要一再強調,絕對不是。主張單性的人有一種傾向,他們不承認男性和女性有所不同,男女身體的不同只是個意外的結果,沒有所謂男性的特殊心理傾向,也沒有所謂女性的特殊心理傾向。這種主張在我看來是徹底背離了一個非常、非常根本的性靈的道理。從我們禪修的經驗,從我們瑜伽的哲學,都不能同意所謂的單性,都不能接受男女的性徵是一種單純的意外。除了這個物質的世界,還有更細微的世界,是我們所未知的,也許是我們所不能體會的。

你可能會問,你講的雌雄同體的概念,所謂男性和女性同時在一人身上,究竟是什麼?記得我剛來到西方世界時,給人看一些印度神明的畫像,常有人問,她爲什麼穿著男人的衣服?我說,不,她沒有穿男人的衣服,是他,不是她。譬如克里希那的畫像,給你的是一種女性的美感,他看起來是如此的美,而純潔的美是陰柔的,是種夏克提(Shakti),宇宙能量在表達陰性之美。當男性變得更加完美,流露出斯文、溫柔的性格,所以,你看世界上許多男性完美代表人物的畫像,他們的臉幾乎是女性的。這和娘娘腔不同。這可不是娘娘腔,而是表現出陰性的斯文、溫柔、閑靜、具有創造性的被動感、被動的力量。

我們這個宇宙是依照兩個道理在發展,一個是統一,是合,是回歸到共通的源頭。另一個道理是對立,是分,是變成二。我是一,也是二。我的鼻子不是我的膝蓋,它們是二,但是我的鼻子和我的膝蓋又是一,都是我。你看我現在動這根手指,現在動另一根手指,你看見兩個動作。是的,是兩個但是都是我。講「同」,並不否認其「異」。所以我們講在男性中發展出女性的優良特質,例如慈悲心,例如夏克提,被動的力量,例如溫柔,例如文靜,這並不是要毀棄陽剛之力,而是要讓二者同時並存。因此印度著名史詩《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的主角克里希那,他既有著女性化的英俊面頰,又能在戰爭來臨的時刻,在敵前展現男性的氣魄教導阿周那王子起身迎敵,要毫不怯懦地迎敵。陰陽的特質都不欠缺,二者都要發展,是並存,不是讓其中之一削弱了另一者。

今天那些提出單性主張的人在概念上不足的,正是不明白宇宙是一,也有二,同中有異,二又歸一。所以生為男性的人,在他的心靈深處有著那種基本的渴望,要平衡的渴望,所以他會追求陰性的力量,這正是他渴望異性的根本原因,就是那處於休眠狀態的陰性本質。因為他本身陰性本質是處於休眠的狀態,他想要開展它,向外投射的結果就是異性。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在世的時候,他桌上有一張相片,是一座雕塑像的照片。到他辦公室的訪客,常常被他問這張相片裡的塑像是男的還是女的,多數的女性訪客會說是男的,而男性訪客會說是女的。那座塑像的藝術家所營造出來的是一張同時具備男女兩性優點的完美臉龐,看相片的人看到的是自己內在弱的一面,看到的是自己在追尋的那一面。

如果有人能夠徹底平衡內在這對立的本性,讓陰陽交融,收攝彼此的力量,他對異性的欲望就會消失,而達到真正純淨的無欲境地。無欲是心中沒有欲念,是心齋,不是無能,反而是活力沖沛,他把活力轉化為被動的創造力量,不論他站在哪裡,都會成為眾人環繞的中心。你靜坐的目標就是要開發你內在陽性的強健和陰性的力量,開發理性和直覺的能力,開發陽性的勇猛和陰性的斯文、溫柔、閑靜。

我起初來到西方社會的時候,發現這裡居然認為男人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應該哭泣,我覺得這種想法非常奇怪。在我們家鄉,30,35歲的大男人把頭埋在母親胸前哭泣是很常見的。這完全是受到後天社會文化的影響。去掉這些後天文化上的因素,每一個人都應該仔細找一下,你的欲望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你對性有興趣?這個問題值得你去思考去分析,究竟你內在有什麼因素讓你對性有興趣?

我的答案,唯一的原因是你內在有兩股力量,它們還沒有彼此融合,一旦它們融合了,你就會同時擁有兩者的能量和個性。如果有人能夠讓自己身內同時充塞大自然的陰陽之氣,這個人就會成為絕對無欲的人,這樣的人是很少很少見的,他完全不用勉強不用壓抑,因為他體內昆達里尼(kundalini)的靈力上升充塞入腦,陰陽自然充分融合。他得到無欲的大樂。如果做不到這個境界,那就成了強制的禁欲,反而會撕裂心靈,造成多重人格。所以對於一般人,我建議你還是去過正常的生活。你了解自己內在同時有著陰和陽,仔細觀察自己。同時,你盡量不要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去接受一些對兩性的偏見,那是對你自己不公平。

經由對自己的觀察和反思,你能更清楚自己的心理性別,有形的物理世界是由無形的細微世界而來的,你得到的是男身還是女身不是意外。你仔細思維這個陰陽的法則,然後比較一下你自己哪一方面不足,禪修可以幫你克服不平衡,幫你調和陰陽,讓陰陽不再對立衝突。當你靜坐時,你是主動還是被動?禪定的經驗是沒有主動和被動的,是超越了這對立的區分。那就是真正雌雄同體的狀態,兩邊都有,但是又沒有對立。如果你接受世俗偏見的二分法,你心靈內在就不可能融合對立的兩邊。

女性所代表的力量是被動的力量。單單是物質的動態不是力量,單單是能揮動斧頭砍斷大樹不是力量。 在梵文裡,所有關於力量、能量的字眼都是陰性的,因為女性就是夏克提(Shakti),宇宙的陰柔力量。女性就是力量,女性就是能量。在西方社會裡,如果你說女性是被動的,就像是在侮辱女性。常常有人質疑我,你怎麼可以說女性是被動的?我們正需要擺脫這種對婦女老套的偏見!問題出在字眼的定義,如果我們對什麼是主動,什麼是被動的定義能一致的話,你的觀感就會不一樣了。我最喜歡用的比喻是磁鐵和針的關係,你把一塊磁鐵擺在桌面,它只是呆在那裡,你在它周圍灑一百支細針,針就會衝向磁鐵。它們哪一個是主動的?是針還是磁鐵?磁鐵只是呆在那裡,就能令針活動起來,可是表面上看起來磁鐵是被動的。從物理學的觀點看,磁鐵不是被動的,可是一般人會說,磁鐵沒有動,動的是針。這就是定義的問題了,所以當我說女性的角色是被動的,被動不是說什麼也不作,被別人影響而沒有影響別人。其實,這概念正好相反,對我而言,女性的被動是一切行動的核心。她的存在就是引力,這就是夏克提的意義,不是指有形的女人,而是指無形的女性的概念,陰性。


讓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陰陽的關係,人類的語言發音有子音和母音之分,子音是陽,母音是陰。子音是不能獨立的,母音是獨立的,母音不需要子音就可以發音,不需要像K, J 的子音來幫助發音。但是你發K的音,如果沒有A的母音,這個音就讀不出來,只能憋在喉部。你試試發P的音,如果沒有E的音,它只會把你的嘴唇封住。換句話說,即使沒有外形,本質還是存在,但是外形沒有本質是不可能存在的。

根據近代科學家對人腦的研究,他們發現女性的大腦發展比男性完整,可以同樣勝任處理男性的工作,而男性的大腦就比較有侷限性,以致於不能處理女性的工作。從進化的觀點看,女性的大腦比男性進步。進步在什麼地方?就在女性更善於處理微妙的人際關係,所以她們是母親,如果不能善於處理微妙的人際關係,怎麼能扮好母親的角色?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本我之歌

本我之歌

獻給找不到生命出口的你
作者 sujata


親愛的朋友,當你覺得不被了解,沒有人懂你的苦,
我化作風在四季聆聽你。

當你覺得大家都在背叛你,
我化作空氣從四周擁抱你。

當你感覺被黑暗吞食,
我化作日之陽,夜之星,無時無刻照耀你。

當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我為你唱誦你是圓滿的咒語。

當你為這冰冷的世間種種心寒,
我收集所有天使獻出的羽毛,化為絨被為你批上天幕暖衣,

當你感覺生命墜落不斷下沉,
我化為大地無私永恆的支持你。

親愛的朋友,當你覺得全世界都放棄你,
我化為呼吸每分每秒伴著你。

但就像黑夜會離開,那些虛妄的情緒終將遠行,
我就住在你心底,每一個心跳,都是我在提醒你,
永遠、永遠、永遠別放棄你自己。

因為你不屬於你自己,
你不能放棄屬於我的你。



附註:本我就是內在至高神聖,那永遠自由,永遠解脫,永遠智慧的你,只有在忘了我們的本來時,才會因為現象世界的種種變化,受到喜怒哀樂這些無常的情緒干擾,所有經典都在教授我們一件事情,認識我們真正的自己。那個本我才是永恆不朽,恆常永樂的。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靜默的藝術_斯瓦米韋達

靜默的藝術

斯瓦米韋達
翻譯sujata

[本文擷取自2007年在香港團聚的演講

我們都來自靜默,最後也將重回那個靜默。最終,你重新歸回靜默。當三個靈魂結合了,那圓形胚胎在靜默中形成,慢慢地,子宮的精微覺知波浪開始成形,往世極為細微的印象,過去開悟片刻的所有記憶都被遺忘,是的,連前世開悟的記憶都會被遺忘,再一次,業印重生,再一次,那絕對神聖的靜默降臨。

慢慢地,父母心靈念頭的吵雜聲音穿透那個靜默,開始改變了胎兒原有連貫的寂靜,慢慢調頻與那些不連貫的雜訊同步,於是乎真我被忘記了,不斷地產出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真希望我們不是那胎兒靜默被淹沒的原因,印度傳統以及喜馬拉雅瑜珈士們都認為,孩子的教育開始於受胎前三年,完成於子宮內的九個月後。之後,所有塵世的吵雜以及和大人們,開始毀掉干擾那些原來已開悟的或原本無邪的靈性,而我們稱它做教育。
(譯註:有關家庭形成以及培育靈性孩童請參照部落格另外兩篇文章:
如何將靈性培育帶入家庭

培育靈性孩童九階段


我們生於母親子宮的內在靜默,什麼母親呢?不只是三個靈魂結合的那個親身母親,最古老的瑜珈傳統稱上師為金胎藏,金色的子宮。據說如果你待在上師的子宮中三天三夜,你就變成一位與梵同行之人,一個和神一起漫步走在一起的人,如同在卡達奧義書中的納奇凱達,敲了死神的門,在領受開悟之恩前在死神家中待了三天三夜那樣。

我們的人生旅程就在這聒噪的干擾下度過直到生命結束,當大腦這器官關機了,再一次進入完全的靜默時,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開始感覺害怕,那些聒噪的我們會害怕,其他人會進入靜默,大多數人稱呼那個靜默為死亡。從那個靜默我們融入並再次進入靜默,但我們其實沒有真正忘記我們的源頭是靜默。每天晚上我們厭倦了白天的吵鬧,不知不覺地進入睡眠的靜默。如果有人睡覺時說話,每個人都會笑話他,唯一的差別是瑜珈士是有覺知的睡眠,而你是無覺知的睡覺。

在吠壇多的經文中,有許多關於睡眠本質的討論。經文描述睡眠和無上喜樂(阿南達:神聖的至喜)就只有一步之遙。如果是有覺知的,那就是阿南達,如果是無覺知的,那就只是模糊的知覺,心靈被迫的休息。我們渴望那個靜默,我們到森林裡探索,我們坐在流動的溪流旁邊,當你坐在安靜的流水旁,一點都不想起身,因為這裡如此祥和安靜,我們忘了那是內在靜默在呼喚我們,那就是我們的源頭,那就是我們的結局。

你需要重新解釋生命的意義,不是用語言文字,而是用靜默的名詞和靜默的語彙。你需要學習用靜默的詞彙去度量你的能力和資格,我們能來到多深的靜默?那就是我們資格的高度,我們的靜默有多膚淺,那就是我們的程度,以初學的身分去發現我們的潛力、能力、創造力和力量。

如果你是一個新聞記者或是一個攝影師,在本子上提筆前,或者在電腦打字前,按下快門前,進入那份靜默片刻,就是你在靜坐時經驗的那種靜默,讓它降臨到你身上,只要一點點時間,五秒鐘也好,然後你的手就會自己自動下筆。你的手指開始自重書寫,你的攝影作品就會成為傑作。

瑜珈士坐在靜默中好幾個小時,有些已經非常厭倦不斷地輪迴轉世,受夠了那些吵雜的噪音汙染,所以立下終生守靜的誓言,有些天主教的,或者蘇菲教的,佛教的,以及瑜珈士等我個人認識的出家人,已經不言不語超過20年。


靜默的練習是一個非常精微的藝術。靜默的練習是一門非常複雜的科學,它不只是閉上嘴巴,關上雙唇,咬上舌頭這麼簡單。在瑜珈傳統有個字叫做tapas(苦行),這個詞彙現今被普遍的使用,它指的是集中努力,堅忍修練直到流汗,不一定指的是身體上的流汗,而是心的流汗,直指清除所有不淨,我們都害怕這種苦行,我們都害怕強烈的下功夫,我們都害怕長期的承諾,但是,如果你願意立下長期的承諾,去發現靜默深度的奧秘,我向你保證,發現之後就再了無遺憾。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靈性與療癒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靈性與療癒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我們講「整體療法」,就是要把人看作是一個整體的人,可是即使是從事整體療法的專家也未必真正完全看到完整的人究竟是什麼,治療手法還是屬於零星片斷的。要真正見到整體的確不容易,除非你已經確立了一套哲學觀,如實聊解人生一切都是不可切割的:生意和靈性不可切割,家庭和事業不可切割,你吃的和你穿的不可切割,你穿的不可和非暴力的哲理切割,非暴力的哲理不可和生靈一體的理念切割,一切都是一,也只有一。

生活中任何似乎是瑣碎的小事,都不可和整體切割。我常常用一個故事來提醒大家小事的重要性,時間大約是在1960年代,斯瓦米拉瑪宣布要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帶一個靜坐高級班,大家蜂擁而至。結果他登台開講,用了足足一個半小時就講......每天早晨規律如廁的重要性!那就是高級靜坐班要學的第一步。如果連這個都無法規律,你能把呼吸給規律好?更不用想規律自己的心念了!你們很多人聽過這個故事,但還沒有學會將小事和整體連結起來,還是只見到片斷、片斷。

所以如果你只學一樣東西,就會失去其餘。

如今科學變得非常繁瑣而複雜,太多細節以至於無法看見全面。我一再重複《薄伽梵歌》所提出三種做學問的方式,就是三種質性:光明和諧的「悅性」、煩躁不定的「動性」、陰暗沈重的「惰性」。全部三種質性都存在於一切人格、心念、原子粒之中,只是組合的比重不同。沒有任何事物少得了它們,有的是悅性較明顯,有的動性較明顯,有的惰性較明顯。

《薄伽梵歌》說,惰性為主的智慧知性,是取一個部分,學習分析它,充分聊解它,然後將它視為是全部的整體。律師用法律關係的角度來看一切人際關係,醫師從醫學角度來看自家人,心理醫師跟自家人談話都當成是心理治療。當我們把一小部分當作是全部,用一小部分的知識來解讀整體,這就是惰性的智慧,是不完整的。

動性為主的智慧,是羅列了所有不同的部分,以為因此見到了整體。現在很流行的所謂跨學科研究就是如此,好像綜合剖學專家、生理專家、心理專家的研究就可以完整地聊解人類。

悅性為主的智慧會說,全體是比它所有的部分集合起來還要多,所有的組合部分加總起來並不是全部。「全部」是有另一種特性的。悅性為主的智慧因為瞭解了整體,所以對它所有的部分也都瞭解,見到所有的構成部分都是因整體而有。換言之,整體超脫了它的構成部分的性質和能力。縱然我對於身體每一個部分都瞭如指掌,我未必能瞭解我的身體,因為身體除了所有的部分之外,還有別的東西。我們著手瞭解什麼是治療,就應該用悅性為主的智慧為之。

現代醫學不注重「全體」的觀念,分門別類太細,固然是個不足之處,但是可悲的是傳統醫學也逐漸失去了心靈這一塊。就拿草藥來說,也許你會視為迷信,真正依照古法連在採藥的時候都要持一定的咒語,要做某種祈禱。你要和天地草木先做靈性的溝通,要祈求准許,不能隨意摘取一草一葉。美洲印地安人也有非常類似的傳統。這和用餐前的祈禱是同一個道理,經文說,「食物即是醫藥,醫藥即是食物」傳統上食物和醫藥是沒有區別的,二者是同一樣東西,都是在把某種養分置入體內。所以食物也就可分為「悅性」、「動性」、「惰性」,是同一個理念。醫書中對採藥的時間也有所講究,像是在滿月之日(之夜)所採的藥療效就不同,你可以理解成是因為月球引力在滿月時最強,影響到植物汁液精華的分佈。

「整體」並不是要你揚棄任何部分,不是說你接受這種概念就要排斥西醫西藥。我們不希望你把醫療當成宗教,堅持只有哪一套才是真理。就算是宗教,我非常欣賞中國人對宗教的開放態度,很多人既是佛教徒、也是道教徒、也拜孔子,也進教堂。日本有很多人既是佛教徒也是神道教。我去到穆斯林的清真寺照樣虔誠禮拜,心靈同樣受到感觸。每個人可以有跟自己比較相應的宗教,但是在對神的體驗上,你屬於什麼宗教是沒有區別的。醫療也不例外。

「整體療法」的概念必須要能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這就需要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現在西方人熱衷提倡靜坐,因為靜坐對健康有益,因為靜坐是種很好的自我治療方法。這種觀念正在腐蝕純正的靜坐,是以功利主義為出發點。請你不要抱著這種心態去學靜坐。你要靜坐,是為了認識真正的自己,從而建立一套自己的人生觀。此後你整個認知會改變,你會察覺人生沒有哪一個方面可以和任何其他方面切割開來,你對整體人生的認知自然不同。

喜馬拉雅瑜伽有何特別之處?從我的觀點看來,當今的「瑜伽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已經完全不是原汁原味的瑜伽,瑜伽關於心靈的部分都被攤薄了。有些瑜伽老師在解剖學下了很大的功夫,對人體細部結構的名稱都能叫得出來,哪個瑜伽體位要用到哪個部分的肌肉都可以講得非常清楚,乃至對於阿育吠陀的一些名詞也可以朗朗上口,等等等等。可是,瑜伽的精華部分卻往往被遺漏了。我所指的是靈修的核心部分,把靈修也變成了一種「技巧」,這是最令我傷感之處。

有的人去學瑜伽,常常是為了想幫助自己解決一些身體上或是心理上的問題。這不是我們這個傳承,或是其他真正瑜伽大師所以要教導瑜伽的目的。我們不否認,世上偉大的哲理的起點是助人,解決問題當然是助人。但是,這些哲理真正關心的,不是世俗的這個或那個問題,而是一個最緊要、最終極的問題。

很久以前,我開過一個講座,我說,不要老是把人生用在解決問題上,而是要為自己建立起一個不會產生問題的人生。這就是大家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他們總是在處理問題,卻沒有能夠建立一套人生哲學。在理想的人生中,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有問題,它也不會讓人覺得大到令人不安的程度。不要像有些人,碰到一點問題就把它放大。

佛陀的教誨,以及瑜伽理論基礎的數論哲學,都是由「苦」開頭。阿育吠陀的經典也是一樣由「苦」開始。他們不是在說某種特別的苦痛,像是關節的疼痛,或是你的鄰居帶給你的苦惱,而是說「苦」是普遍存在於宇宙世間的這一個事實,「苦」是個揮之不去的事實。你不禁要問,假如神是慈悲的,為何會容許世間有「苦」?這是個神學上基本的疑問,從佛陀到現代的無神論者都在問。

「苦」是種感受。大半「苦」的本身是沒有實質的。你去看它,它就消失了,當然你要懂得如何去看。大多數的「苦」都只是我們幻想的產物......我可以對你保證。

我要說的是,大半的「苦」都是你想像的產物,是種幻想,是種情緒上的負擔。情緒的「苦」也是如此。斯瓦米拉瑪一再說,痛苦都是你自己造出來的。

我在德里有一位非常好的眼睛外科醫生,幾年前幫我做白內障手術。做這個手術之前的二個小時,每隔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要點一次藥劑。所以在二次點藥劑之間的時間,你要做什麼?你可以坐在那邊乾等,胡思亂想,萬一手術失敗怎麼辦,等等。這些都是自己的心在幻想,而你可以把心用來想點你可以做的事,例如等我的眼睛好了之後就可以去讀這本那本書,我就可以再度看到恆河邊上漫步的野象。現在別人看得見,而我看不見那些大象,不過我不用上太空也可以看見四個月亮!

是你設定了自己的心去想痛苦的念頭。你要把這個習慣改過來,要取消這種設定。能做到,你就也能解決許多你和先生、太太之間的問題,以及其他許多問題。

那位眼科醫生是我的學生,診所隔壁就是他的家,所以做完手術我眼睛還蓋著紗布,就去他家用晚餐。有這樣一位學生是我的福氣。做手術和等待的三小時中我都處於禪定狀態,所以精力充沛,去到醫生家中,就立即為他的女兒們做啟引。

重點都是心態問題。在醫院工作的人都可以證實,樂觀、正面思考的病人會比較快痊癒,早日回家。很多人知道我的身體不好,每天跟我打招呼時都會問:「您的感覺如何?」而我會回答:「我的『感覺』非常好!」

這都是我自己親身經歷、實驗過的。任何事情我一定用自己的生命先試過,能做到了,才會用來教人。而我的講演如果還算是小小成功的話,都因為我是用自己所實驗過的經驗來教人。我一生都在實驗,甚至在我還不識字之前就開始了。

你聽到、讀到我所說的,或許有所啟發,覺得有道理。可是當你出了講堂、放下書本,就如過眼雲煙,下一個要操心的問題就來到你心中。如我所說,你可以讀遍所有的理論,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決定要採取某種飲食習慣,然後他們對於該怎麼飲食就有了牢不可破的成見,變成種宗教式的狂熱。我要你連這種固執也放下。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2017喜馬拉雅天空瑜珈秋季靜默營活動照片




感謝上師,感謝所有參與的朋友

因為我們一起

能量才能共聚

期待靜默進入我們的生活中

別忘了

下山後,才是練習的開始。

OM~~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斯瓦米韋達對靈性成長的幾個建議



我想做以下建議幫助你的靈性成長。


-不要聽信閒言閒語,誤把八卦當作資訊。

-在批判對方的行為以前,先站在對方立場想像他們的難處。

-不要小看他人的靈性成就。

-練習容忍與耐心,別讓"反"什麼的情感干擾了你的中立。

-自在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幫別人的錯誤找到解釋。

-學著用愉悅的方式闡述不愉悅的事情。

-練習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經常檢視你自己,去觀察自己內在轉化是否符合那些靈性進步的象徵。

~斯瓦米韋達 (sujata中譯)

每一條,都是很深的瑜珈練習,瑜珈是修行,瑜珈的目的是三摩地,要達三摩地之前,心靈淨化是首要功課,如果我們有任何一點還沒有做到,我們就還有回到瑜珈練習的必要。

真正的瑜珈練習,是離開瑜珈墊之後才開始。與大家共勉。~sujata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2017 喜馬拉雅天空瑜珈秋季靜默營


2017喜馬拉雅天空瑜珈秋季靜默營



你聽過秋季樹葉掉落的聲音嗎?

你聽過月光甜美的流動嗎?

你聽過愛越過雲攀入窗台的聲音嗎?

這些美好的無聲之聲,

唯有在靜默時化作內在的音符,

而那些音符會有如酵母,引發靜默的熟成,

成就生命美麗的歌曲。



靜,要從內在開始。今年中秋的前一個周末,

我們要一起探索內在清明源頭,練習靜默的力量。

藉由喜馬拉雅瑜珈傳承教導的靜默練習,

次第導引我們找到內在的清明愉悅,

重獲生命真實的永恆喜悅。


當我們止住了外在的感官,就開始細膩品嘗內在圓滿的滋味。印度古典音樂的歌者或演奏者在分享他們的音樂時,經常都是閉上雙眼的,因為眼神內視後喚醒了內在世界的壯觀;同樣的,當我們進入靜默,起伏的情緒得以平息,說話的慾望降低,感官收攝往內審視情感,自我對話,自我療癒,從而經驗內在祥和本來,重歸喜悅生命之源。

這是一個和自我親密相處的練習,許多參加過我們傳承靜默營的人都分享,在靜默練習後身心靈如同被洗滌過的透徹和清明,邀請您也來感受。

日期:2017年9/30~10/2 (六日一)

地點:南投


行程特色:

喜馬拉雅瑜珈傳承靜默日程。


看的到天空和俯瞰樹林的大面玻璃屋中團體練習。

民宿內部占地7000坪沉思步行環境。

三餐養生精緻素食無菜單料理。


老師經歷簡介:


Sujata 
HYT喜馬拉雅瑜伽傳承師資三階,E-RYT500
喜馬拉雅天空瑜珈專任老師,師事斯瓦米韋達與斯瓦米瑞塔方,傳承僕人的僕人的僕人,常態性自我閉關學習經典與練習靜默、禪修,盡己所習經驗分享瑜珈多元面向

住宿:

南投水里某民宿 
(為保護大家靜默隱私,報名繳費後行前通知)

房型多為兩人房,但也有三人和四人房的可能,
我們會視報名狀況盡可能讓大家住得舒服,
但為方便機動安排,請恕無法自選。
價格也不會因為住的房型而有所不同,敬請諒解。

交通:

原則上自行開車前往,遠地或者沒有車輛的朋友,可協助安排共乘。(需要共乘安排者請在報名時註明。)

行程安排:(實際練習會略有調整)

參考往年活動影片:


靜默營日程表參考 
5:30~ 早禱
5:45~7:15  晨間哈達瑜珈
7:15~7:30 呼吸法
7:30~8:30  靜坐
8:30~ 早餐
9:30~10:00  沉思步行
10:00~10:30  持咒
10:30~11:00  睡眠瑜珈
11:00~12:00  自由時間
12:00~12:30 呼吸法
12:30~ 午餐
13:30~ 消化呼吸法
14:00~16:00  休息,沉思步行,持咒
16:00~17:30  哈達瑜珈
17:30~18:00  呼吸法
18:30~ 晚餐
19:30~ 沉思步行
20:00~ 靜坐或者法話分享
21:00~ 晚禱  就寢


費用:
費用含三天兩夜住宿,住宿期間三餐,上課等費用。
定   價 
早鳥價  (於7/31前繳費完畢者適用)


退費方式:
8/15前申請取消者,扣除匯款手續費全額退費
8/30 前申請取消者,扣除匯款手續費退費1/2
9/10前申請取消者,扣除匯款手續費退費1/4
超過9/10以後的退費申請,僅能讓渡參加資格,請恕無法退費。感謝您的諒解。


報名方式:(天空學員請教室報名即可,無須再填表格)

1 繳款  
2 填寫報名表 (繳款明細在報名表內)
3 喜馬拉雅天空專人確認收款無誤
4 寄發行前通知

*****填寫報名表*****





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What is a Guru? 何謂上師? 斯瓦米韋達

何謂上師? What is a Guru?
斯瓦米韋達 Swami Veda Bharati
Sujata翻譯

出自1976年,斯瓦米韋達帕若堤"日常生活的瑜珈"系列演講中"何謂上師"的部分。

在印度,上師這個字會出現在各種不同的情況。現代社會中,似乎只要對方有教你一些東西就可被稱作上師。瑜珈士的聖經,帕坦佳利的瑜珈經,這最重要的瑜珈哲學文獻中指出:上帝就是最遠古,最初的上師。所以這麼懸殊的兩種解釋,讓人備感困惑。現代社會中,你到處可以看到不同的上師,你們知道在美國對上師的定義是甚麼嗎?只要有人可以把他的鼻子碰到腳趾頭就可以大作廣告聲稱他是一位上師或瑜珈大師。要變成一位上師有沒有甚麼證書?也許你可以開辦一所大學,通過某些測驗,你就頒給那個人一個上師學位,又或者你可以每年交給某一個上師協會一些會員費就可以穩定你的上師地位。要成為上師的要件是甚麼?當年披頭四對Maharishi Mahesh Yogi非常失望,他們就說:在印度要變成上師的程序和在西方要變成一個受歡迎的搖滾樂團是一樣的,你只要培養群眾就可以。

那麼,甚麼是上師,成為上師的試煉是甚麼呢?這個上師"生意"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怎麼來開始這個主題的討論,其實是有點困難,就跟我一開始說的,在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解釋。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周末新班開課:深度瑜珈放鬆課程簡介

周末新班   深度瑜珈放鬆    邀請您

首次上課體驗 每周六  9:30~
新班首次體驗費用300元



上課時間:每周六 9:30 (課程時間60分鐘)

適合對象一般大眾:
1 各種原因需要讓身心靈放鬆者
  (諸如壓力,失眠,身體系統失衡,人生轉折等等)
2 身體較適合輕度伸展者(諸如受傷,年紀,心理等因素)
3 對靜坐和瑜珈睡眠有興趣者
4 想藉由深度放鬆,讓細微身次第準備進入睡眠瑜珈者
5 純粹想定期放鬆者

課程內容:呼吸
                    深度覺知之輕柔伸展
                    放鬆
                    靜坐

網路報名:http://goo.gl/qnzhSC
電話報名:0912408-917 (盡可能利用網路報名,感恩)





放鬆是最難的練習,可能很多人不能夠體會,但這是我經驗的真實觀察,甚至對一些學習瑜珈非常久的人,放鬆仍然是永遠還有空間的一個挑戰。更別提其實對許多人來說,他的世界從來就沒有一種可能叫做放鬆,從小到大,學校也只有開如何成功,如何競爭,如何出人頭地,如何謀生,卻從來沒有一種課程稱為如何放鬆。

然而,放鬆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練習。是的,放鬆是需要練習的。心靈瑜珈世界中,我們不斷強調放下,但我們的觀察是,身體都無法放鬆的人心靈總有許多放不下,而呼吸是身心的橋樑,呼吸仍有許多進步空間的人,身體和心容易處在無法足夠平衡的情況下,容易衍生許多身心的疾病。

在瑜珈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患有失眠,自律神經失調,工作壓力大到無法放鬆的朋友,瑜珈確實能夠減緩改善這些狀況,前提是願意先接受,自己無法放鬆這個事實,找到對的老師,有次第的長期的,耐心的練習。對於特定族群來說,一般的哈達瑜珈練習並不是絕對適合的練習方式,儘管對許多人可以經由哈達瑜珈練習獲得極大程度的改善,但對於某些朋友,或許已經情況嚴重到需要藉助藥物,對於新的不熟悉的東西,會需要更多時間適應,而他們經常的共同點是容易緊張,一緊張身體的柔軟度和協調度就更不受控,甚至在最放鬆的大休息也無法放鬆。

本課程是針對這樣的朋友以及其他目的的朋友所設計(請參考上述的適合對象),我們只做非常簡單的肢體伸展,但在這樣的簡單中,您可以完全透過呼吸生命能量的帶領,幫助你解開身體或者心靈甚或更深層潛在的密碼。每堂課,我們會有很大比例的時間練習放鬆,不用頭腦,而是讓身體自己去記憶放鬆。

在此同時,我們仍要強調瑜珈不能取代藥物和專業醫師的治療!我們沒有企圖要取代您目前正在接受的任何專業治療,而是希望提供輔助。瑜珈並非只是肢體的伸展和放鬆,瑜珈更多的比例是在處理心,而它會是一個整體的練習,而不是被視為療癒萬靈丹,沒有所謂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對症開藥是非常不瞭解瑜珈的期待和做法。所以我們邀請所有願意來參加放鬆課程的人,也要跟著學習閱讀經典,靜坐以及深層瑜珈其他如何讓心美好安靜的練習,這些也都會在課堂中逐漸地揭露分享。

瑜珈經中有關練習的建議是,有耐心,長時間,不間斷,帶著虔誠和信心維持一個練習,就會得到最大的益處。如果您願意給自己承諾,所有先聖的心靈力量都會來幫助您。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2017 International Yoga Day國際瑜珈日戶外梵唱與讀書活動照片


This is the 3rd year that we celebrate IYD. Swamiji send us an email to say that all center should have an event or sangha gathering for this day is a special day for all sadhaka. Truly through this gathering, we remind each other the true self and the teachings of Himalayan Tradition.


International Yoga Day Celebration in Taichung


感恩上師恩典,梅雨季節居然空出一個美好的大晴天,讓我們享受戶外草地的共聚
Thanks for the blessings of Gurudeva, between the big rain the night before and the night, a bright sunny day we enjoyed for this sangha gathering in international yoga day. 



享受斯瓦米吉的書和教導
Enjoy a book of Swamiji Veda
(Sadhana in applied Spirituality)



整季練習的梵咒總驗收,練習奉愛唱誦以及祝福眾生,彰顯國際瑜珈日的意義
Bhakti Yoga in form of mantra chanting, and bless all for joy and no suffer as a love offering in international yoga day. 





美好的心靈夥伴,我們一起靜坐,進入共同的心靈場域
Meditation, entering the common field of Self.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2017國際瑜珈日活動


一年一度的國際瑜珈日活動,今年喜馬拉雅天空提前慶祝,結合淨語用餐,梵咒,靜坐,和讀書會,我們要接近大地,所以會在戶外進行這次的活動。這是我們謹守斯瓦米韋達的教導的練習,歡迎大家一起參加。




活動日期:2017/6/11 8:00am

活動詳情:

1 戶外早餐:請自備自己的野餐墊和早餐一份,美好的早晨,如何以禮敬之心祈禱用餐。

2 綠地行禪和持咒練習。

3 讀書會:用書為斯瓦米韋達 "瑜珈就是心靈修行"原則上為 ch16~22 , 但因為這次是總結的讀書,您也可以分享或提問其他章節。

4 梵咒靜坐:我們會學習並練習一咒語,之後練習草地靜坐或靜心

帶領人:Sujata 斯瓦米韋達的學生  喜馬拉雅瑜珈傳承之僕人


活動費用:500元 (所得部分將以斯瓦米韋達名義捐贈家扶基金會,斯瓦米吉的愛永留人間)

活動地點:報名已經截止 感恩您


We will celebrate international Yoga Day on 11th of June in the form of outdoor satsanga. You are very welcomed to join us to practice silence meal, walking meditation, japa, dharma talk from Swami Veda, and mantra meditation. All the income will be donate to Low Income Families Foundation in Taiwan in the name of Swami Veda. May Swami Veda's Love with you. Om~~~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一行禪師與兒童的問與答

「沒有」是一種「有」嗎?
作者:一行禪師


譯者:Sandra Fang

一行禪師回答兒童的提問

在佛學導師一行禪師的梅村禪修中心裡, 傳統上孩子擁有特別的地位。禪修中心有特別針對小孩和青少年所設計的練習,誓詞和課程,而一行禪師經常在他佛法開示的前段裡將這些孩子們考量在內。他經常思慮孩子們的提問,而且大多數的時候,成人們對這些提問會心有戚戚焉。孩子們或許因身小年幼,會用一種好笑的方式說話,但他們的提問顯示了, 他們跟成人一樣 ,都為人類的情境而掙扎奮鬥。以下內容是孩子們的實際提問與禪師充滿洞察力的回答,取材自禪師的新書 「沒有是一種有嗎?」  一行禪師說, “ 我總是盡我所能提供我最佳的答案,”  “ 我比這些提問的孩子們年紀要大得多, 但是當我們同坐一起一塊兒呼吸時,就好像我們是一體的。” ——(撰文者)Andrea Miller


什麼是全然覺知(臨在,正念,活在當下)?
全然覺知是能量。這種能量幫助我們享受正在發生的當下。 全然覺知的能量會為我們帶來很大的喜悅。它可以幫助我們的苦受減少,並且讓我們能夠從苦患中學習。獲得這種全然覺知能量的一個好方法,是閉上你的眼睛然後放鬆地呼吸。只是專注在你的呼吸上。如果你能享受在你呼吸的進出裡,那你就創造了全然覺知的能量。

如果有人覺得不舒服,而你想去安慰他讓他感覺好受點, 該怎麼做? 
對心情不好的人你所能做的最簡單又最具愛意的事就是:陪伴他,和他一同呼吸。 你可以說,“我就在你身邊。”  提供自己的在場就是你所能給予別人最棒的禮物。

當你害怕的時候你會做什麼?
通常,當我們害怕時,我們會想辦法逃離令我們感到害怕的事物。當我覺得害怕時,我會深呼吸來平靜自己。 我會嘗試停止思考,只是呼吸而已。這麼做總對我有幫助。每當我胃痛,我就會裝滿一只熱水瓶,放到肚子上,五分鐘之後我就覺得好多了。充滿覺知的呼吸對於心來說,就好像是熱水瓶般,每一次我用全然覺知的呼吸對治害怕, 我就得到釋放。

沒有是一種有嗎?
是的。沒有是一種有。你腦袋空空沒有任何想法。你腦子有想法。這兩者同樣都會製造出痛苦或是快樂。

為什麼有時我會感覺孤單,沒有人愛我?
有時候你身邊的人被分散了注意力,可能忘記去表達他們的愛。 但如果你感覺沒人愛你,你可以總是往外看看這個自然世界。你看到那棵樹了嗎? 那棵樹愛你,對你提供它的美麗與清新,而且給你氧氣讓你能呼吸。這個地球愛你,提供淡水和美味的果子給你吃喝。 這個世界處處都展現它自身的愛,不是只有用言語。

我要如何去愛那些和我有不同喜好的人呢?
去愛就是去發現。如果你持續愛一個人,你將會持續發現和那個人有關的美好事物。你可以享受這種差異,因為如果每個人都相同的話那真的很無聊。即使那個人有看似不討喜的特質,你還是可以練習去愛他,愛本來的他,而不是你希望的他。

見到世間如此多的醜惡之後,我如何還能保持平靜?
每當我見到暴力或是殘酷,它仍會令我感到憤怒。我們所有人都有生氣的時候,但我們可以學習照顧好我們的怒氣。如果仔細看,我們會發現那些殘酷的人,內在有很多的痛苦。當我們看到這一點時,我們會慈悲,以創建和平的方式來幫助這種情況,即使實際周遭情況並不和平。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呼吸以及全然覺知,將憤怒的能量轉化成慈悲的能量。一旦我們具有慈悲的能量,我們能夠做許許多多的事,幫助人們減少痛苦。


原文載於網站lionsroar.com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為何要定時靜坐?

為何要定時靜坐?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上百萬的人都在找上師,然而一位真正的上師是難覓的。
上師也在找弟子,而真正的弟子同樣難尋。

所以你首先必須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弟子,如何淨化你自己,
而上師,沒有身體的光體,我重複再說一次,沒有身體的光體就會看照著你。

他們或許給你一個夢,給你一個影像,或者當你靜坐時,安靜的感覺觸碰上你。
因為上師靈,上師的勢能會有如一陣微風,輕輕拂過,輕柔地觸碰你。

我的上師說過好幾次:我昨天來到你的屋子,你卻不在。"
在我出家前也成過家,我問我妻子說:"斯瓦米吉來過?" 她回答我:"沒有啊"

上師有時會說:"昨天我一直打電話給你,你都沒接。"
他總是用這樣玩笑的說法,我當時很難理解。
我就又跑去問我太太:"斯瓦米吉有打電話來嗎?""沒有,沒接到呀" 
因為上師說的並非真的電話,他們打的是直撥到你心中的無形電話。

但如果他們知道你總是準時遵守和他們約會,他們也會準時地前來赴約。

~斯瓦米韋達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Swastika 卐 卍 萬字號為何有左右之分?

最近在重新翻譯斯瓦米吉的2013年演講,對於Swastika這個符號,想必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疑問?

為何有左右兩邊之分?哪一個才是正確?

和大家分享這個小心得。原來這裡面藏有玄機,下次當我練習拜日式的時候,就有這吉祥的符號在心中。


吉祥符號(Swastika)指的就是這個卐(右旋)符號,這個字同時被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視為吉祥的符號,在印度Swastika這個梵文的原始意思是吉祥。

而卐並非梵文,是一個動態的符號,代表著太陽的日出日落,也就是日出東方,帶著動態的概念日往南旋,逐漸日落西方,取時間和空間無盡的循環概念,因此在印度多以右旋呈現。

這個符號有右旋左旋之分,一有如鏡面反照,左旋的符號稱為sauvastika,在印度左旋的部分比較少見,杜爾加女神的畏怖化身卡利女神的符號就是左旋的卍,因此也有男神主右旋,女神主左旋一說。譯者以為鏡面反照也正如陰陽兩面,日月之流。

這個符號自印度隨著佛教傳到西藏和中國,西藏以右旋為主,而中國和日本佛教則多以左旋呈現,常出現在佛陀的胸前,被視為佛陀32莊嚴相之一。

鳩摩羅什、玄奘將「卍」翻譯為「德」,有功德圓滿之涵義。魏菩提流支在與中國唐代武則天則譯為「萬」字,表示吉祥萬德之所集,沿用至今,佛教界多以萬字號稱之。

綜合來看,此字代表吉祥、無限、循環、圓融與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