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瑜珈就是心靈修行_新書分享會


2016年新書分享會,邀請石宏老師前來分享。歡迎報名。

時間: 2016/12/18(日) 9:30~12:00

報名網址 https://goo.gl/U3c9pE




在靜默中說法的瑜伽大師──斯瓦米韋達 經典談話集
  傳達待人處事的圓融智慧、疾病療癒的真相、職場管理的訣竅


  ──說實語,說悅語。勿說不實的悅語,也勿說不悅的實語。
  ──讓自己的心頭沒有皺紋,來到你面前的人,心頭也就不生皺紋。
  ──圓融,就是瑜伽的功夫所在,瑜伽就是心靈修行。

  喜馬拉雅禪定瑜伽傳承,不只是在教導打坐的技巧,而是如何將靜坐禪定的功夫,運用在家庭、人際關係、企業經營及追求社會和諧之上。靜坐禪定就是自我管理的學問和功夫,透過自我觀照、自我省察、自我淨化、自我靜化,進而獲得內心的靜逸及愉悅,擁有快樂、平和而充實的人生。

  愛是你心中的光,正如同禪定是你靈魂之光。既然你的眼睛生來只是為了看見光明,為什麼要崇拜黑暗?讓我們點燃一盞愛之光,照亮和平服世界萬物的黑暗角落。

  ◎我們用什麼來澆灌宇宙,宇宙就用什麼來回敬我們。

  「我是誰?」是人類的第一個,也是最終極的問題。而你不是這個身體,你的本體周遍一切。整個宇宙世界,除了你,沒有他。世界萬物的心是同體的,所有個體都是相續的一體。真正的整體是,你已經如實了解人生一切都是不可切割的:生意和靈性不可切割,家庭和事業不可切割,你吃的和你穿的不可切割,你穿的不可和非暴力的哲理切割,非暴力的哲理不可和生靈一體的理念切割,一切都是一,也只有一。也因此,才有了「業」的道理,無論你對「他」做了什麼,都會轉回到你這裡來,因為根本沒有「他」的存在。

  同時,心念的作為會在你的心地留下一道印記,而這些心印將會隨著靈魂到下一世。你的身體、個性及習氣,都是依照心印而成形。你不停地動某種念頭,都是在培養自己的心地形成某種習性,養成某種人格,終有一天念頭會變成實際的作為。

  ◎行事練達即瑜伽

  斯瓦米韋達說:「坐著把眼睛閉起來的那種修行不難,把種種誡律和情緒淨化應用在日常生活裡,才是更難的修行。」對他而言,「客套」是做人做事的原則,因為這正是在實踐「非暴力」的理念。「溫情溝通」才是最牢靠、最有效率、最沒有後遺症的處事方式。從待人接物到灑掃應對,能做到練達,能圓融,就是瑜伽的功夫所在。

  喜馬拉雅禪定瑜伽傳承,不只是在教導打坐的技巧,而是如何將靜坐禪定的功夫,運用在家庭、人際關係、企業經營及追求社會和諧之上。靜坐禪定就是自我管理的學問和功夫,透過自我觀照、自我省察、自我淨化、自我靜化,進而獲得內心的靜逸及愉悅。

  ◎在生活中實踐

  本書收集了斯瓦米韋達帶有禪意的「在靜默中言語」講座、幾次啟發人心的講演,關於醫療的講座和短文,以及斯瓦米韋達在進入5年的靜默期之前,特別編寫的《心靈修行的實踐與運用》,集結成22堂覺醒生活課,說明如何把心靈修行的原理和法則運用到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與人相處的情境中,可適用於一切團體。

  ──關於職場
  ‧所有工作人員提供的勞動都是無私的服務;所有的「給付」都是對團體成員無私的佈施。在心靈的經濟學裡,這兩者沒有對價關係。
  ‧打破二分法的心念習慣,調和兩個看來彼此矛盾的選擇,得出一個兼容兩者各自優點的方案。

  ──關於溝通
  ‧在與人口頭溝通時,要不帶暴虐,態度慈祥、關愛,語氣謙遜、和煦可親。
  ‧如果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去說,就不要直講。
  ‧在說話、書寫、教學時,要牢記三個原則:有益於人、恰當有度、悅人悅己。

  ──關於醫療
  ‧切勿把醫療當成宗教,堅持只有哪一套才是真理。
  ‧醫學應重視整體觀與心靈面,注重均衡與均等。
  ‧心理的治療更重要,心靈解脫才是終極的醫療目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斯瓦米韋達.帕若堤 (Swami Veda Bharati)


  在靜默中說法的瑜伽大師。

  出家前本名烏夏部.艾瑞亞(Usharbudh Arya),1933年出生於一個北印度的梵文世家,從小在家中自學,9歲即能為人講解《瑜伽經》。13歲時經幾位大師學者撰文譽為「神童」後,印度各方爭相邀約講演,最高紀錄是連續在7天中講了49場。

  1965至1967年先後取得倫敦文學學士、碩士和荷蘭文學博士的學位,1967年應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之邀擔任梵文教授。1980年,應上師斯瓦米拉瑪要求辭去美國教職,舉家遷回印度,領導上師所創辦的道院。1992年獲准出家,法號「韋達」(Veda),成為身披橘色僧袍的斯瓦米韋達。

  他在世界各地巡迴教學,時間長達近70年,直到2013年進入5年靜默期才暫時停頓。「靜默」是斯瓦米韋達極力推薦的修行方式,他說:「靜默不是不說話而已,是要連說話的念頭都不生起,這才是靜默。」

  2015年7月14日凌晨,斯瓦米韋達在印度學院中安詳離世,他曾說:「我們都來自那絕對的靜默,也終將回歸靜默。」於今,他終於回到永恆的靜默,直到下一次使命的呼喚。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奉信真理的人不該有偏見

以前我在路上看見電線桿上寫著"信我者得永生",總是會聯想到布袋戲的藏鏡人說的"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心裡充滿了懷疑,並不是懷疑基督,而是懷疑仁慈的智者會說出這樣的話?

最近聽了老師的演講,以及斯瓦米拉瑪的書,有了改變。

斯瓦米韋達在某次演講提到,如果一個印度教徒看到教堂就不進去,那就是一種偏見,對所有宗教的神聖殿堂我們都應該心生嚮往,因為那份神聖寧靜不會因為建築的外型而有所改變。

斯瓦米拉瑪解釋了耶穌所謂信我者得永生的教義:" 那對世間物相執著,只追求物質的人,最後終在死亡時刻失去所有,而那放下物相執著,念念神聖之人,則可得永生。"

長久以來眾人(在許多情況也包含教會自己本身)的曲解。我們因為教會傳教的方式誤解了耶穌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因為自己的偏見誤解了認識神的機會。那個我是超越宗教,超越形象的神聖,而那個信,更不是迷信,或侷限在宗教上的信仰,而是更深層的對神性的嚮往信任。

現在我再看到電線桿上的標語,我會放下偏見,沉思那廣泛應用在所有宗教的同樣真理,提醒自己,要經常憶念神,並且學習放下執著。共勉~~

給瑜珈初學者的一封信


在踏上任何瑜珈教室之前,你們都應該自己詢問自己,學習瑜珈的目的是什麼?因為這直接關係你適合到哪個瑜珈教室學習。

常見的目的有:運動,健身,放鬆,調整身體錯位,醫師的建議,我不會呼吸!


來體驗的新朋友經常告訴我,他離開某某某瑜珈教室,因為總是跟不上老師的呼吸以及體位法,原本是想來放鬆的,卻搞得自己更緊繃,還有那不可預期,偶而出現的肌肉拉傷也會困擾著他們,懷疑自己是否做的不對,但是一班30~50個人,老師根本不可能全部照顧到。所以責任全歸給老師有些不公。自己要願意承擔第一責任,從結論上看,畢竟選擇到那~~麼多人上課的人是你自己。

這正是為何我們堅持小班和以喜馬拉雅瑜珈傳承作為教學主軸的主要原因。我們相信每一個老師都是以他自己相信的方式來分享,但問題就在於每個人的信念不同,而我們傳承主張的是,老師只是一個媒介,所傳遞的不是老師自己的信奉信仰,而是歷代瑜珈大師在喜馬拉雅山岩洞或者修道院中,經的起時代考驗的練習方式,因為練習的目的不同,方式也就不同。我們堅信瑜珈的目的在瑜珈經中的教導,瑜珈就是三摩地,三摩地是一種心的狀態,純然、寧靜、無我、祥和、喜樂,你可以用許多代名詞去嘗試說明三摩地,但我們老師說,只有到達三摩地才能經驗那無以形容的境地。

對的瑜珈練習,應該要讓你的心到達接近那些形容的狀態,一堂哈達瑜珈結束,你的心應該是休息,平靜的,瑜珈絕不是競爭比賽,我們也沒參加過瑜珈比賽,當然也沒有冠軍頭銜,大抵上瑜珈比賽這件事情就是很值得挑眉的事情。回到主題,練習瑜珈絕不是讓額頭更緊身體更酸,但這樣聽起來"很容易"的練習有沒有效? 你可以觀察瑜珈老師靜坐的狀態,我們老師說,如果一個瑜珈老師總是慌慌張張,坐下來無法定,那麼你就應該立刻停損,不要再上他的瑜珈課了,因為她的修為是她練習結果的顯現。因此,在我們的傳承裡,要求當老師的必須在學生到達教室前就開始靜坐,祈請上師祝福,祈請自己成為教室穩定的力量。如果你能夠在這樣的力量下練習,你很有機會也會得到這樣的祥和穩定,那麼,你的瑜珈練習就是符合經典和大師的經驗的練習。

接下來談談,我不會呼吸這件事情。

我不會呼吸這句話本身是值得商榷的。呼吸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活著做出這樣一份宣示,我不會呼吸!那就代表沒有問題,你的確有在呼吸。問題在於,呼吸的質量。每一個人都會呼吸,都有能力呼吸,天生公平,所有人出生時呼吸都是飽滿美好的,像我們老師斯瓦米韋達常說的:全身都在呼吸!但究竟是甚麼原因造成,你以為你不會呼吸了呢?茲事體大,可能要花一個工作坊的時間來解釋,但長話短說,原因大都是我們成長過程的壓力造成我們改變了原來最自然飽滿的呼吸方式,而變成了淺呼吸,頓挫呼吸,呼吸不勻稱等問題,但說白了,你還是一個能呼吸的人,就不要用太譴責的語氣責怪自己的呼吸,那呼吸就更會鬧脾氣,越來越遠離改善呼吸質量的機會,所以先用你目前的呼吸幾次,然後告訴自己!我可以呼吸!我可以透過規律練習讓呼吸更好!

來我們教室練習的人,我們都會請大家先練習橫膈膜呼吸,但有心想要改善自己呼吸質量的人,必須願意給自己時間,畢竟你用了大半輩子的時間,以現在的呼吸活了過來,也得給自己時間慢慢調整吧,萬幸的是,你不用再花同樣長的時間回去,犀利人妻的我回不去了這句台詞,無法應用在你的現實人生,起碼呼吸上,你是大有機會回去的。安先!

最後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你是真心想從瑜珈獲得改善身心,最重要的願力紀律是不可缺的,否則你只會白白浪費時間、金錢和心思短暫的過個水,成效是很受限的。要願意給自己一段夠長的時間,養成規律的練習,願意在課堂以外的時間,把瑜珈的心性紀律放到生活中,這樣的學習較果才是全面的。

那些願意讓正統瑜珈走入生命的人,是真正有福之人,這樣的人在人口比例上是稀有的。我們等待準備好的你,走進來,坐下來,靜定,真正照顧你的人不是我,會是歷代傳承的上師之愛。

祝福大家有緣享受那罕有的幸福~~~

s (我不是小s, 而是老師教我們做人要謙虛,盡量放小自己。我的梵文名字sujata譯音為中文是蘇珈塔,這不是蛋塔的一種,而且我也不姓蘇,;-)  )